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2025年05月06日19:40:22 健康 9404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

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

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夏季属于火,与心气相通,故夏季养生以养心为先。

立夏以后,自然界中阳气渐长、阴气转弱,气温逐渐走高,人体心气也逐渐旺盛,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蓄养心阳、通调血脉,是这个节气的养生重点。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这段时间。立夏、小满两个节气都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即夏之初。

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养生要顺应自然界大气相交之时的这个特点,注重对心脏的养护。

此外,生活中要重视“静养”,应避免大喜大怒、过度思虑等耗伤心气。

做4件事,就能护好心血管

夏天闷热干燥,中医认为,“热可生火”, 容易导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长期如此,可能“伤心”。要想养好心血管,从立夏这天起,就要培养以下习惯。

1 每天午睡半小时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管血液容易供给不足,需要养成午睡的习惯。

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是心经循行的时间,此时应避免劳累,适当午休,有利于舒缓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由于此时阳尽阴生,还要注意停止活动,保持身心安静。由于夏天白昼时间长,人的睡眠时间可能会缩短,午睡能弥补睡眠不足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午睡30分钟为宜,时间长了容易导致下午精神不振;最好在床上午休,有利于气血运行。午休时,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

2 忌大汗淋漓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剧烈汗出会损伤心阴,出现心悸、心烦等症状,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如,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瑜伽以及游泳等运动。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3 多吃养心食物

可以适当多吃鸡蛋、鸡肉、莲子、桂圆、小米等养心的食物,为即将到来的暑热天气打下身体基础。

4 提醒自己少生气

气温升高,人们也容易烦躁不安。人的精神、意识等活动都受心脏支配,夏天是极易心浮气躁的季节,静心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大喜大怒大悲。

研究发现,人的情绪起伏过大时,免疫力也会降低,所以要以静养心,多用绘画、书法、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方式来缓解急躁情绪。

常按这个穴位,心脏越来越好

穴位养生方面,可以选择神门穴(位于腕横纹靠近小拇指一侧的凹陷处)养心安神。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神门穴为心经原穴,是心脏原气所经过和停留的部位。神门,顾名思义,是心神出入通达之处;心藏神,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以及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生理活动。

通过平缓柔和地按揉神门穴,可以达到养心安神、宁心助眠的作用,神安则心血管收缩和缓有力,将血液运行至全身,心情平和不急不躁,以顺应夏季节气变化。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 天天要闻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医药圈的4月,迎来一波首家过评药品的“小高潮”,这些药品不仅突破技术壁垒,更有望改写市场格局。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本月倍特药业、福元医药、立方制药等22家企业的24款药品(按批文号计)首家过评,共23个品种。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 天天要闻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我们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肠菌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参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针对肠菌的干预疗法出现,例如粪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过粪菌移植来恢复平衡的肠菌组成,首先需要目标菌群能够定植,而这又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在《自然》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