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2025年07月01日19:20:31 健康 3787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宣武医院孙婉玲团队联手北京协和医院张炎团队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在eha2025大会发布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 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孙婉玲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张炎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redefining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cns lymphoma: a dual-center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btk inhibitors and lenalidomide》成功入选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eha2025)年会,由宣武医院血液科常晓丽主治医师进行了壁报展示。该研究首次通过双中心回顾性分析,系统比较了btk抑制剂与来那度胺在初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维持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证据支持。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罕见且高侵袭性的淋巴瘤类型,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免疫化疗在初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治疗中面临挑战,约10%-30%的患者表现出原发性耐药,近半数患者在诱导缓解后复发。尽管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巩固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但在真实世界中,仅23%60岁以下pcnsl患者和2%60岁及以上患者接受了asct,且患者面临严重的治疗相关毒副作用。为此,孙婉玲和张炎教授团队合作并率先探讨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或免疫调节药物(imids)来那度胺在初诊pcnsl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作用。

该研究为一项双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20158月至202312月期间共70例成人非免疫缺陷的pcnsl患者。所有患者均是在诱导治疗序贯或未序贯asct巩固治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crn=56)或部分缓解(prn=14),随后进入btki或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其中btki22例,具体方案:伊布替尼560 mg/天(n=17);泽布替尼320 mg/天(n=4);奥布替尼150 mg/天(n=1),维持24个月;来那度胺组48例,具体方案:25 mg/天,21/28天为一周期,维持24个月。主要疗效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同时系统评估维持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研究中位随访42.1个月,整体人群中位ospfs均未达到。亚组分析中,btki维持治疗的pfs显著优于来那度胺(未达到vs. 61个月;hr 0.3595% ci 0.14-0.83p=0.018)。相较于来那度胺组,btki组有更高的6年生存率(pfs90.9% vs. 41.5%os85.9% vs. 76.6%)。进一步研究证实,维持治疗前的疾病状态(cr vs pr)不影响btki的生存获益(osp=0.492pfsp=0.142)。约64.3%9/14)的pr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达到cr。不良反应方面,btki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感染(9.5%)和出血(4.7%),其中2例患者(9.5%)分别因肺部感染和前列腺出血停药。而来那度胺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5%)和皮疹(14.6%),3例患者(6.2%)因血栓事件停药,包括1脑梗死2例深静脉血栓(dvt)。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该研究是国内外首个探讨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btki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对比研究,开创性地揭示了btk抑制剂在初诊pcnsl维持治疗中的突破性价值,其6年的无进展生存超过90%,且毒性可控,为pcnsl这一罕见侵袭性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尽管仍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但已为全球pcnsl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关键的循证医学证据,标志着宣武医院血液科在该领域的研究已走在国际前沿。期待未来能为更多pcnsl患者带来生存希望。

本研究中,宣武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常晓丽、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何章玉霆、宣武医院血液科硕士研究生王缓媛为共同第一作者。宣武医院血液科孙婉玲教授及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张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联合支持。


- end -


内 容 |常晓丽
编 辑 | 宋 洁 
审 核 |孙婉玲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 天天要闻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脑炎是指脑实质炎性反应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脑炎的经典病理改变以灰质的神经元受累为主,嗜神经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经抗体对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白质髓鞘、脑膜与血管也可受累。根据病因可将脑炎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感染性脑炎相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各种嗜神经病毒是感染性脑炎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