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2025年07月01日23:42:05 健康 1106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

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影像学检查后,结果把经验丰富的检查医生都吓了一跳——刘大叔的胆囊几乎被结石填满,密密麻麻的结石,就像一袋沉甸甸的金豆子!

接诊医生肝胆外科主任王宾主任医师认为,这种程度的胆囊结石负荷,不仅极易诱发胆囊炎胆管炎,更有堵塞胆总管引发梗阻性黄疸甚至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考虑到刘大叔的胃部手术史,胃部手术改变了腹腔原有的解剖结构,导致他腹腔粘连严重,组织层次不清,医生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周围紧密粘连的肠管、血管等重要器官,取石手术难度极大。

为确保手术安全,医院迅速启动了多学科协作(MDT)机制,一支由王宾主任领衔(肝胆外科)、麻醉科团队精准护航的四人手术小组组建完成。

手术台上,医生们如同在险峻的地形中“精雕细琢”。他们利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凭借经验和精湛手法,小心翼翼地分离粘连的组织,逐步暴露并游离出被结石撑得满满的胆囊。

当胆囊最终被小心翼翼地切开时,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都屏住了呼吸:大量黄褐色、表面光滑圆润的结石如“珍珠”般倾泻而出,在无影灯下泛着独特的琥珀色光泽,大小从米粒到黄豆不等。

手术护士们一边仔细清点一边不禁感叹:“这真像在小心翼翼地挖掘一处‘结石宝藏’!”

最终,结石总数定格在惊人的199颗。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术后病理分析显示,这些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高脂饮食、胆汁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王宾说,刘大叔术后饮食受限,加之活动减少,导致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最终促成结石爆发式形成。

一些来自医生的提醒

“胃部手术并非结石的直接原因,但它确实创造了一个容易诱发胆汁代谢紊乱、促进胆囊结石形成的‘特殊环境’。”王宾强调。

因此,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一、规律复查不可少

定期肝胆超声:这是筛查胆囊结石最经济、有效、无创的手段。强烈建议胃部术后患者,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肝胆超声检查。 普通人群40岁以上也应考虑每年一次体检包含肝胆超声

二、科学饮食是关键

规律进食:尤其重视早餐! 空腹时间过长(如超过8-10小时)是胆汁淤积的重要诱因。胃部术后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原则(如每日5-6餐),避免一次过饱。

均衡低脂:避免高脂、油炸、油腻食物。选择瘦肉、鱼类、禽类(去皮)、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和全谷物摄入。适量坚果(如核桃、杏仁)可能有益。

充足饮水:每天保证1500-2000ml饮水,有助于稀释胆汁。

三、健康生活是保障

适度运动: 鼓励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规律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等)。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体重(BMI 18.5-24 kg/m²),避免肥胖。减肥需循序渐进,过快减肥也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避免久坐: 减少长时间静坐不动。

来源:橙柿互动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闻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别嫌我冲!”走得快,似乎是一种动力满满的状态,而走得慢,则给人一种悠闲、从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诉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响寿命,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意外?有研究显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