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2025年05月06日02:52:05 健康 1951

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眼睛干涩、打不起精神,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没熬夜、也没喝咖啡,却总是觉得脑子像糊了一层浆糊——这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亏虚,身体就像缺了一桶“润滑油”,眼睛干燥、睡眠难安便会接踵而至。别等到连枕头都成了“敌人”,赶紧在每日一碗粥里加点它,把健康从“糟糕”拉回“在线”!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一、肝血不足到底在“缺啥”?

于中医理论之宏大体系中,“肝藏血”这一精妙论述,恰似一幅细腻的生理画卷,生动地描绘出肝脏在人体气血运行中所肩负的独特使命——它宛如一位精准的调度官,负责调控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输布之职。血液充足,眼睛才湿润、面色才红润;血液亏虚,便会出现眼干、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甚至手脚抽搐、心悸失眠。用现代话来说,肝血不足就像是人体这台机器缺少了润滑剂,各个齿轮转动不顺畅,尤其是夜间身体要休整、器官要排毒,一旦“润滑油”不给力,便会让你彻夜难眠,早晨还得顶着黑眼圈出门。


二、三大典型信号,提醒你肝血捉襟见肘

眼睛干涩、刺痛感
当你看完一部电视剧,或者连续刷手机半小时,就觉得眼睛像被沙子磨过,眨眼都疼。这种干涩、灼热,多半和肝血亏虚有关。

入睡难、易醒多梦晚上明明很困,却在床上翻来覆去,断断续续做梦,一做醒来更憋屈。若常陷于睡眠浅淡、梦易中断之境,此乃肝血亏虚,难以濡养心神、润泽神志之象也。恰似清泉枯涸,难润心田,致使神思难安,眠梦不宁。

头晕目眩、手脚麻木
起身时头重脚轻,或者干活一会儿手脚发麻,也可能是血液无法顺畅输送到四肢和大脑,让你像在“云里雾里”里打转。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三、中老年人为何特别容易“卡壳”?

饮食偏清淡或偏油腻
有的人吃饭就图省事,天天白米饭、青菜汤,营养跟不上;也有人爱喝麻辣烫、重油大鱼大肉,肠胃消化负担重,精血难以聚集。

生活节奏忽快忽慢
忙着带孙子、做家务、应酬朋友,白天疲于奔命,晚上却又想抓住空闲,多看电视、翻手机,反而让肝血来不及调养。

情绪波动、压力过大
退休后的空虚、子女忙碌带来的孤独感,都可能让人心烦意乱,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肝失疏泄,血难以归经。


四、煮粥加点它——枸杞,让肝血有“后备箱”

常言道,“一把枸杞补一身”。枸杞,其味甘醇而性平和,循经入于肝肾之域。此物蕴藏丰富氨基酸、多元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宛如自然馈赠之灵珍,具安心养肝、滋补肾精、明目安神之妙效,诚为养生佳品。只要在熬粥时加上一小把枸杞,就能让粥品从“填饱肚子”变身“调养神器”。

推荐做法:

材料准备:大米100克、枸杞15克、红枣3–5枚(去核最佳)、冰糖适量。

浸泡:取适量大米置于容器之中淘洗,而后将其轻置于水间,让它在温柔的水波里静静浸泡30分钟,与此同时,将枸杞与红枣寻一处温暖之地,用温润的水温柔包裹,浸泡10分钟,让它们在这温润的怀抱里洗去一身尘埃。

熬煮:把大米、红枣放入锅中,加水约800毫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30分钟;

收尾:快熬好前5分钟,放入枸杞和少许冰糖,轻轻搅拌至枸杞变软即可出锅。

这样一碗粥,饱含肝血“补给站”,早晚各喝一碗,连续两周,就能感受到眼睛水润度提升,入睡更快、更香。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五、辅助良方:多管齐下才见效

单靠煮粥虽好,却还不够全面。配合以下方法,让肝血更易充盈:

规律作息:每天晚上10—11点上床,保证7–8小时睡眠,为肝血“加油充电”;

轻柔运动:太极拳、散步以及瑜伽这三种运动方式,均对人体健康有益。从中医角度来看,它们能够调节肝脏功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可有效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情志调护:从心理健康调节的角度来看,个体可通过聆听音乐、参与绘画或书法创作等艺术活动来放松心情。音乐具有舒缓神经、调节情绪的作用,绘画和书法创作则能让人专注于当下,转移注意力,从而有效避免情绪的郁结,

穴位按摩: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经常对“太冲穴”(位于足背,大拇趾与二趾之间的凹陷处)和“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进行按摩刺激,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肝脏气血运行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肝血不足,就像汽车缺少机油,久而久之,零件磨损、发动失衡。中老年朋友不妨从今天起,把枸杞粥纳入日常,把滋补与美味结合,让身体慢慢“回油”,眼不再干,夜不再愁。身体是自己的本钱,关爱健康,从一碗粥、一把枸杞开始,把简单的调养,化作最踏实的呵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 天天要闻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私德与医德,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著名妇产科专家田孝坤的最后一台手术,是在自己年逾80且“身上插着尿管、血管造瘘管,挂着尿袋”的情况下做的.当时在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名山区农妇。她因子宫切除手术损伤造成了尿瘘,在当地做过两次修补手术都没成功。不想垫着尿片度过余生的患者,抱着最后一丝...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 天天要闻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人类的寿命更长了,但生活质量也更好了吗?数据显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数量众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堪忧。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习惯改变,让身体年龄比实际更年轻?如何让提升你的健康寿命,既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如何从零开始学做人生的健康规划,让你从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 天天要闻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时加点它,能缓解眼干、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眼睛干涩、打不起精神,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没熬夜、也没喝咖啡,却总是觉得脑子像糊了一层浆糊——这可不仅仅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亏虚,身体就像缺了一桶“润滑油”,眼睛干燥、睡眠难安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 天天要闻

“1+1>2”,降压药联用的隐藏技能,你用对了吗?

有位朋友跟华子说,他现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压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剂量或是换成其他降压药物,比如氨氯地平呢?华子告诉他,增加剂量或是换药,都不算最好的选择,其实可以考虑在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增加氨氯地平进行联用,很可能会出现“1+1>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同济医院党政领导深入调研科技创新进展 加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极目新闻通讯员 童萱摄影 陶继东5月5日,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院长胡俊波率队深入光谷生物园科创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同济医院在此推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同济医院科创成果、科创产业的积极推进,不仅是同济医院在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征程中的关键一环,更是医院肩负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使命,积极融入国家...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

夏天来了,很多人手上会长一些透明的“小水泡”,虽然不疼,但是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不小心挠破后,里面会流出一些液体。这些既影响美观又奇痒无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么?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 天天要闻

马上评|子宫肌瘤惊现男性患者,如此论文何以一路绿灯?

涉事论文于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图/电子杂志截图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引发广泛关注。论文中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会患子宫肌瘤?该论文被指“过于离谱...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议是... - 天天要闻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议是...

谁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块。日照的景点多数都免费,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适合学生党穷游~景点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细节还是要注意。建议参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万平口3号门-太公岛牡蛎公园-第三海水浴场-大泉沟渔港-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Day2:灯塔广场-巧克力渔家-日照科技馆-日照海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