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如何科学管理?医生提醒避开这四个“坑”|世界哮喘日

2025年05月06日17:43:04 健康 1856

听到孩子急促的喘息声,家长们总是揪心不已。我国儿童哮喘的控制率不足40%。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儿科呼吸科医生,我发现不少家长在精心照料孩子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掉到“坑”里。

如果家里有哮喘的孩子,就应该了解下面这些“误操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误操作” :不喘不治,喘了再用药

“孩子不喘就停药”是门诊最常听见的“误操作”。有的家长把哮喘看作普通感冒,只在孩子发作时使用急救药物。殊不知,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当孩子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他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气道。此时,炎症细胞在气道壁“聚众闹事”,释放的炎性物质导致气道肿胀、黏液分泌激增。若仅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暂时“灭火”,就像用灭火器压制明火,深层次的炎症“火星”仍在闷烧中。

持续抗炎治疗才能真正“灭火”。家长们要记住,既要“紧急灭火”,即缓解症状,又要“日常防火”,即持续抗炎治疗。儿童哮喘的科学治疗要做到 :长期使用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布地奈德)控制炎症,如同扑灭隐形火源(慢性炎症);即使无症状也要坚持用药,让气道从“易激惹”的状态转为稳定 ;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切记不能随意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频次。

“误操作” :雾化吸入,操作随意

雾化吸入看似简单,但临床观察显示,90%的家庭存在操作失误。常见错误包括孩子哭闹时强行雾化、吸后不漱口、储雾罐清洁不当等。

正确示范六步法 :

1.摇匀药物:检查药物,沿气雾剂纵轴方向用力摇匀。

2.组装装置:将气雾剂喷嘴插入储雾罐接口,确保密封。

3.正确姿势:让孩子坐直或站立,头部略微后仰,保持气道通畅,将面罩罩紧孩子的口鼻部,保持面罩鼻部位置与气雾剂药瓶均向上。

4.呼吸节奏:在孩子安静状态下,按下定量气雾剂,喷出一剂药物,让孩子自然呼吸一分钟。

5.清洁防护:让孩子用清水洗脸并漱口,减少激素对皮肤的刺激,避免口腔真菌感染。雾化后,药物可能会残留在口腔内,尤其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雾化时,若不及时清洁口腔,残留的药物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

6.器材养护:每周用温水清洗储物罐,自然晾干。请勿擦拭内壁,以防静电影响药物吸附。

哮喘患儿如何科学管理?医生提醒避开这四个“坑”|世界哮喘日 - 天天要闻

“误操作” :过度依赖止咳药

很多家长在孩子咳嗽时会立即使用止咳药,这可能适得其反。咳嗽是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射,可通过快速呼气动作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如误入气道的食物残渣、灰尘、花粉,以及痰液等分泌物或有害刺激物,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和健康。咳嗽本质上是呼吸道的“自我清洁”,一般需要结合病因和症状判断是否需要止咳治疗。盲目止咳就像堵塞排烟管道,可能会抑制排痰,加重气道阻塞,不利于患儿康复。

那么,孩子咳嗽时,应该如何科学治疗呢?首先,可优先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或祛痰药。其次,1岁以上儿童可在睡前口服2.5毫升蜂蜜(注意:1岁以下禁用)。蜂蜜具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的作用,尤其可用于缓解夜间咳嗽。再次,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以稀释痰液。最后,用拍背排痰法帮助患儿排痰,即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叩患儿背部。

“误操作” :只用药,忽视环境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治疗需要药物控制与环境管理并重。单纯依赖药物而忽视环境管理,可能导致患儿症状反复发作、药物剂量增加甚至治疗失败。哮喘的“双轨治疗”(药物 + 环境)是国际哮喘指南的核心建议。临床数据显示,规范环境管理可使哮喘发作频率降低67%。打造安全空间,可以从四个维度入手。

1.减少过敏原。使用防螨床罩,每周用55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清洗床上用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地毯、毛绒玩具的使用。定期清洁浴室、厨房,避免霉菌。尽量不要养宠物,尤其是对宠物皮屑过敏的患儿家庭,至少要禁止宠物进入卧室。

2.避免烟雾和有害气体。严格避免室内吸烟,包括二手烟和三手烟。避免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强清洁剂等挥发性产品。

3.通风与空气质量。每日开窗通风。雾霾天气,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减少外出。

4.重视卧室等重点区域。卧室里不放置毛绒玩具,对床下、衣柜顶部等死角定期除尘。

哮喘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患儿每季度应进行肺功能检测,每年评估生长发育指标。接受规范治疗的孩子完全可以正常运动和学习,享受充满活力的童年。

哮喘患儿如何科学管理?医生提醒避开这四个“坑”|世界哮喘日 - 天天要闻

孩子到了青春期 哮喘会自愈吗

部分儿童期哮喘患者到了青春期,症状可能有所缓解甚至消失。但数据显示,58%的喘息儿童在青春期后仍存在反复喘息症状,且20%~30%的青春期缓解者在成年后症状复发。青春期前频繁喘息、肥胖、活动性鼻窦炎和过敏原阳性,是青春期后哮喘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儿童期哮喘控制不佳者,成年后出现肺功能下降的风险也会增加,甚至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需要长期管理,即使症状暂时缓解,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可能仍持续存在,遇到诱因如过敏原,仍可能复发。

哮喘患儿如何科学管理?医生提醒避开这四个“坑”|世界哮喘日 - 天天要闻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谢军

策划:余运西

编辑:栾兆琳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哮喘患儿如何科学管理?医生提醒避开这四个“坑”|世界哮喘日 - 天天要闻哮喘患儿如何科学管理?医生提醒避开这四个“坑”|世界哮喘日 - 天天要闻哮喘患儿如何科学管理?医生提醒避开这四个“坑”|世界哮喘日 - 天天要闻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 天天要闻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钟,或能收获4个身体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我妈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 天天要闻

人机对齐:破解AI伦理困境的“钥匙”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带来效率革命的同时,也暴露出隐私泄露、歧视偏见、算法滥用等伦理问题。当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类能否对其托付生命健康?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 天天要闻

一文读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区分及防治要点

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三种疾病症状相似,许多家长常常难以判断。今天,我们教您如何分辨它们。5岁的明明早上起床时突然开始频繁打喷嚏,伴有清水样鼻涕,轻微发热至37.8摄氏度。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 天天要闻

女生晒照被网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医生回应

5月5日话题#女生晒照被网友看出血管瘤#冲上热搜综合扬子晚报消息今年4月,重庆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用手电筒照手上血管的照片并配文“光穿过了我的手发现了我另一个小心脏”没想到照片发布后有眼尖的网友提醒她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她就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血管瘤随后,该女生发文“感谢网友救命”消息引发关注后不少...
宫颈癌等论文出现男性病例,《中国医药指南》致歉: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宫颈癌等论文出现男性病例,《中国医药指南》致歉:辞退涉事编辑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学术不端的声明》,称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该声明称,经调查,该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是...
缅甸腊戌人民医院恢复诊疗服务 - 天天要闻

缅甸腊戌人民医院恢复诊疗服务

5月5日上午起,缅甸掸邦北部腊戌市人民医院已开始恢复诊疗服务。据当地消息人士透露,腊戌人民医院门诊部开放时间为每日两时段:上午8点至中午12点,下午1点至5点。 目前,包括卫生工作者及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