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尿液是什么颜色?太「清澈」可能是病

2023年08月10日20:11:03 健康 1358

本文来源:生命时报

一个人是否健康,尿液很有“发言权”:它的量、色、气味等细微改变,都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通常,当人们喝水变少、出汗过多或肝火旺盛的时候尿液会呈深黄色,提示人体需要喝水、休息了。那么,尿液“越清越好”吗?

健康尿液是什么颜色?太「清澈」可能是病 - 天天要闻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解答,并告诉你健康尿液是什么样的。

受访专家:

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徐智慧 □主治医师 项 飞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 李晓妮

尿液“清澈透明”到底好不好


尿液颜色受饮水量、饮食、药物、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饮水量不足时还总排出太清澈的尿液,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可以通过下面标准判断饮水量是否充足:

成年人每天应该饮用1500ml~1700ml的水;如果感觉到口渴、少尿的症状,身体已经缺水到体重的2%。

生理性因素会让尿液过于清澈


一些生理性因素的变化会让人体排出比较透明的尿液,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诱因解除后便可恢复正常。
首先是饮水过量,部分人群认为水喝得越多越健康,结果每天饮水超过5000毫升,排出的尿液非常清澈,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膀胱、肾脏损伤

健康尿液是什么颜色?太「清澈」可能是病 - 天天要闻

其次,妊娠期女性体内的血容量增加,流经肾脏的血液变多,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也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使她们排出更多清澈的尿液。

另外,有些药物也是尿液过分清澈的原因,比如长期服用过多维生素C(抗坏血酸),多余的量并不会储存在体内,而是通过肾脏排出,造成尿液被稀释。

清澈尿液提示4种病


如果发觉自己没有大量饮水,尿液仍保持清澈,需要注意以下几种疾病,并及时就诊。

肝脏疾病

肝脏是多种代谢废物的“处理场”,重要的产物之一就是胆红素,可使尿液变黄。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无法产生足够胆红素时,尿液就会变得清澈。

肾脏疾病

肾脏也是处理代谢废物的重要器官,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单位持续受损,引发过滤、浓缩功能障碍,可使尿液过于清澈,也可伴有泡沫增多(蛋白尿)、暗红色尿液(血尿)等情况。

健康尿液是什么颜色?太「清澈」可能是病 - 天天要闻

糖尿病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当血糖水平超出肾脏重吸收能力时,尿液中糖分升高,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造成肾脏无力重吸收,水分、电解质流失过多,尿液就会变清澈。


胰岛素严重不足,血糖控制十分不理想时,身体会分解脂肪以获得能量,分解出的酮体会进一步升高尿液渗透压,不仅尿液更清,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综合征等,危及生命。

尿崩症

尿崩症患者因出现体液调控障碍,总有明显口渴感,只能通过大量饮水来缓解,他们的尿液清澈与饮水量、排尿量过多相关。

尿液颜色能够反映疾病

肾脏生成尿液、输尿管运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将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或有害物排出体外,维持机体健康状态。

健康尿液是什么颜色?太「清澈」可能是病 - 天天要闻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素,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这种颜色代表身体机能很正常。


不正常的尿液包括以下几种:

健康尿液是什么颜色?太「清澈」可能是病 - 天天要闻


洗肉水一样鲜红: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肿瘤、结石、肾炎等;
酱油色:尿液中有破了的红细胞,也可能是急性肾炎等;
亮黄色:可能是肝胆问题,或维生素B及胡萝卜素食用过量;
蓝色绿色:可能服用了泻药,或化疗药等;
黑色:不常见,可能是急性血管内溶血,例如恶性疟疾
白色:尿中有乳糜,可能是丝虫病或肾、淋巴管堵塞。

饮食导致的尿液异常一般是暂时的,例如,食用火龙果、胡萝卜等食物会引起尿液变色。但尿液持续变化需要仔细观察,及时就医。

健康小便还要满足4个标准


除尿液的颜色外,气味、频率、尿量、状态都是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气味:淡淡的氨味


正常的尿液有“氨臭味”,淡淡的异味,不会刺鼻。
如果小便能闻到奇怪、难闻气味,可能是你最近饮食引起的,如吃芦笋导致小便气味难闻,因为这些食物内含有包含硫磺氨基酸


但如果是以下味道,可能是疾病的预兆:


△苹果味的尿可能是糖尿病酮症;
△腐臭味的尿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
△刺鼻的氨味可能是膀胱炎尿潴留的表现。

频率:一天8次

大多数情况下,水在体内正常代谢需要30~45分钟。每天排尿不应超过8次(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如果超过7次且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就叫做尿频

健康尿液是什么颜色?太「清澈」可能是病 - 天天要闻

尿量:每天1500毫升

肾脏每4分钟就可以把全身血液过滤一遍。人体24小时可形成150~180升原尿,但实际排出的终尿只有1500毫升左右。

若超过2500毫升为多尿,多见于水摄入过多、糖尿病、尿崩症等;低于400毫升为少尿,低于100毫升为无尿,多见于休克、肾脏疾病、尿路梗阻患者。

状态:泡沫少,无沉淀


如果尿液中泡沫明显,且久久不能消散,可能是肾脏疾病造成的,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 天天要闻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据南方日报报道,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 天天要闻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患者,以及处于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等特殊阶段的女性应该如何科学运动?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 天天要闻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半岛网7月8日讯(记者 张家瑞)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内科学科带头人钟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华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郑强、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声心动图室许红晓副主任医师等支持下,心内科冠心病与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结构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 天天要闻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控糖不是牺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艺术。”【第一关】不控糖,生活随时“断电”!你有没有试过:饭后血糖飙升,整个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来,才发现手脚发麻、眼花头晕?这不是小问题。糖尿病不是简单“少吃甜”就够了,它像隐形炸弹,藏在每一口饭、每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闻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刚上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做实习保安的大二学生邝艺年就做了一件很“帅”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门诊大厅外。邝艺年见状,冲上前去将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冲向急诊室。从发现到交接给医生,只用了两分钟。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发5日上午十一时许,当时该患者正在门诊大厅外,突然无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闻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随着暑气渐长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热。在如今马上入伏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数据调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等地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C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