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伏天,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热。
在如今马上入伏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相关数据调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等地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C 。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易感到不舒服。
尤其是患有心脏病这一基础病的老年人,高温天气下更要注重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那么具体应该采取哪些行动远离高温威胁呢?
一、不能过度贪凉
贪凉属于大部分人在夏季的一个“通病”,因为天气炎热,为了解暑降温,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吹空调、喝冷水等。
“空调房里吃西瓜”已经成为了常事,这也属于人们生病的一大重要原因。
尤其是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更不能在夏季体验“冰火两重天”的感受。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的血管出现了“热胀冷缩”,很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律不齐等问题。
因为人们从高温的环境进入低温空间后,血管会出现迅速收缩的情况。
血管急剧收缩就会导致血压骤升的概率增加,患有心脏病的老人心脏承受压力更大。
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在夏季更应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免冷热交替,导致血压出现过大波动。
这一结论也具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频繁进出空调房的人会有心梗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两倍左右。
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想要在夏季获得舒适的生活方式,应注意做好空调的温度,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如:老年人可以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7°C左右,使其与室外的温差不超过5℃。
并选择在空调房内佩戴薄棉袜等方法,也能够更加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包括日常的饮食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不能为一时的快乐吃冰西瓜等食物。
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饮食,以免在夏季自己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二、不要饮食过咸
有许多老年人的口味都比较重,喜欢吃重油重盐的食物。
可能这一类食物对年轻人的危害较小,但是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的身体承受巨大的负担。
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饮食过咸也会增加其血容量。
甚至还有部分老人会选择在夏季多吃盐,认为夏季出汗过多,吃盐可以补充体力。
这也属于其观念上的错误,很容易导致自身的心脏受到损害。
严重时还会引发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的问题。
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1克盐的额外摄入就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
老年人要明确夏季不需要额外补盐,只需通过正常的饮食就能够补充。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每日钠摄入量应小于3.75克。
家里有心脏不好的老年人应做好日常饮食的控盐工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更要降低盐的用量。
如:使用限盐勺,让每日食盐总量不超过3克。
对于一些饮食较为挑剔的老年人,家人也可以选择用醋或柠檬汁等天然的调料代替食盐。
我们在日常购买食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警惕“隐形盐”。
像我们日常购买的挂面、榨菜等食物,其中都含有较多的盐,在烹饪的过程中,就要适当减少盐的用量。
从而有效避免老年人的心脏承受过多的负担。
除此之外,由于在入伏时许多人会有吃饺子的习惯。
饺子馅中盐的用量也要格外控制。
因为人们在吃饺子时还要蘸调味料,若饺子馅过咸,也会导致盐摄入量增加。
三、不要过度锻炼
许多老年人都有闻鸡起舞的习惯,认为早晨的空气清新十分适合锻炼。
但是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晨练甚至相当于慢性自杀。
因为早晨这一时段老年人的身体正处于血压晨峰期,锻炼不当很容易导致血栓。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是由于老年人自身心脏不好,更是由于早晨地表的温度较低,寒气容易入体。
随着老年人锻炼,地表温度会逐渐升高,老年人所处环境的温差较大,这也会增加老年人的心脏负担。建议入伏后,老年人可以用静养代替锻炼。
老年人应确保静养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要整天泡在空调房,就能够有效避免自身身体素质降低。
等到后续气温较为稳定后,老年人可以通过锻炼适当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但是同时也要控制自身的心率在每分钟170左右。
如:老年人在出伏后,可以选择太极拳或散步等低强度的锻炼方式。
对于一些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还应注重随身携带相应的药品。
因为老年人无法保证在整个三伏天都待在室内,准备药品也是对老年人的另一种保护方法。
如:老年人可以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在发现自己胸闷或胸痛时及时服用。
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要注意做好锻炼后的防护工作,不能在运动后直接用冷水冲澡。
而是要等到身上的热量散发后用毛巾擦拭,以免造成肌肉收缩或神经紧张等刺激反应。
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在休息30分钟后就可以进行开始冲澡。
结语
炎热的夏季,我们一定要更好的保护自己。
通过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暑等工作,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健康。
家里有老年人的人更要注意!时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情况。
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也要格外注重保护自己,发现不舒服要立即告知家人。
要明确:在炎热的夏季,小病都有可能是大病!
你还有哪些防暑小妙招?欢迎一起来分享!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 2025.6.8 高温天预防心脏疾病风险,这三件事不要做!
光明网 2023.7.11 今日入伏,最不应该放过的就是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