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2025年07月06日09:52:03 健康 1903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随着三伏天的临近,气温逐渐升高,大家开始迎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因天气酷热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也逐渐增多。

尤其是对于一些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夏季的高温无疑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健康挑战。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上个月,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因低血压引起昏厥的患者。

经过了解,患者平时服用降压药,但在持续高温的天气里,他并没有特别注意饮食和水分的补充,结果导致了血压突然过低的情况。

这位患者的症状让医生意识到,炎热天气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潜藏着不少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是保持血压平稳的必要手段,但在三伏天,炎热天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降压药通过调节血管紧张度、减少血容量等方式,帮助降低血压。然而,在三伏天,气温过高会导致血管扩张,人体自我调节血压的机制也会受到影响。

炎热的天气下,血液循环加速,血管扩张,本来就处于低压状态的血压在此时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此外,热天气往往伴随着大量出汗,身体通过汗液排出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脱水,而脱水会进一步加重低血压症状。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出现血压过低的风险。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临床观察发现,盛夏时节高血压患者常疏于防范用药风险,血压过度下降可能诱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

为此,医疗专家在三伏天特别强调:高血压群体需加强血压动态监测,切勿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

需特别警惕的是,高温环境会通过扩张体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等生理机制导致血压自然下降。

当患者继续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时,双重降压作用可能使血压骤降,尤其对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或未及时优化用药方案的人群而言,更易引发低血压相关症状。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建议此类患者定期复诊评估用药方案,通过科学管理规避夏季血压波动风险。

低血压的症状可能从轻微的头晕、恶心到严重的昏厥,甚至会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如果在低血压状态下行走或活动,可能会出现摔倒等意外伤害。

某些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对低血压的反应较为敏感,这也使得他们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

医生建议,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停药或咨询医生,避免继续降压导致健康问题的加重。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盛夏高温时节,人体易面临电解质紊乱的健康风险,其中以钠、钾等离子的浓度异常最为常见。

当环境温度升高,机体主要依靠排汗来散热,而汗液在带走热量的同时,也会造成水分和维持生理功能所需关键电解质的同步流失。

特别是对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起核心作用的钠、钾离子其显著流失会直接干扰细胞层面的正常代谢活动,进而引发多器官系统功能异常。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尤其是利尿剂类降压药(如氢氯噻吨)可能会加剧电解质的流失。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减少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从而降低血压。但是,如果在高温天气下服用这类药物,人体失水和电解质的流失会进一步加剧,导致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表现包括乏力、头晕、肌肉抽搐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等急性情况。

对于服用利尿类降压药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在高温天气中增加钠、钾的摄入量,并保持适当的水分补充。

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必要时可以减少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调节血压的方式。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脱水性血栓的形成与高温环境密切相关。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且未能及时补充水分时,体内水分会急剧流失,导致血液浓缩、黏稠度上升,进而诱发血栓形成。

此外,高温环境还会降低血液流速,同时使血管壁出现微小损伤,这些损伤部位容易吸引血小板聚集,最终促使血栓在血管内生成。

对于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血栓的风险特别高。降压药可能改变血液的流动性,而高温环境则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血栓形成常引发中风、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有心血管疾病史的高血压人群而言,酷热天气会大幅增加血栓风险——当身体因高温出现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上升时,血栓形成的概率将显著升高。

针对这一隐患,高血压患者夏季需重点加强水分管理,通过科学补水预防血栓。

特别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群,除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外,还应同步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高温时段剧烈运动,减少水分过度消耗;

若需补充电解质,可适量饮用运动饮料维持体内平衡;日常活动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避开正午烈日暴晒,高温环境下优先使用空调降温,防止因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此外,夏季血压波动性增强,患者需加强血压监测频率,重点记录午后至傍晚的血压值。

当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或原有不适症状加重时,应立即联系主治医生,由专业医师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降压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量。

通过水分管理、环境适应和医疗监测的三重防护,可有效降低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威胁。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炎热的气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夏季的高温不仅加大了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还可能与降压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脱水性血栓的风险。

合理的饮食、适当的水分补充和谨慎的降压药物使用,是保证高血压患者在炎热天气中安全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天热吃降压药要注意什么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1]胡岩,宋彩云,丁玉琴,等.浅谈老年人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0):3-4.

三伏天将至,医生再三呼吁:天热吃降压药时,一定要警惕这3点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 天天要闻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流言:吃鱼卡刺时,可以使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来解决,如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真相: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为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 天天要闻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夏季,我们该如何养气血?身体哪些部位“发红”说明气血充足?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你气血充足!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邪影响,出现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况,也是“血虚”的表现。如果身体这5处“发红”,则说明你气血充足、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时04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季夏时节的开始。此时初伏将至,在一日胜过一日的炎风热浪中,荷花怒放、流萤飞舞、蝉鸣阵阵,万物用热情礼赞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