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韩国发生了一件引发广泛关注的外交事件。
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向韩国和日本发出了一封“威胁信”,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进口自日韩两国的所有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警告如果日韩采取反制措施,将在此基础上提高同等关税。
此消息一出,瞬间让韩国政府陷入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之中。
而在此背景下,韩国副外长7日紧急会见了中国驻韩大使,试图从中国的经验中寻求破解之道。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不陌生。早在他的第一任期内,他就以“美国优先”为口号,对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发起过关税战。
但令韩国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一次也成为了重点目标之一,尤其是韩国汽车、钢铁、半导体三大支柱产业面临的“专项加税”,更让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据统计,韩国2024年对美半导体出口额约347亿美元,汽车出口额107亿美元,这两项占韩国对美出口总额的三成以上。
一旦美国的关税大棒砸了下来,韩国的经济命脉将受到沉重打击。
这对于刚刚上任的韩国总统李在明而言,无疑陷入了两难困境。
一方面,韩国在经济和安全上对美国有着高度依赖,尤其是美国驻韩美军的存在,使得韩国难以在外交上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
另一方面,李在明政府又不想像前任那样对美国言听计从,因为这不仅会引发韩国国内强烈的反美情绪,还可能会损害中韩关系,以及和日韩竞争的话语权。
在这种夹缝中,李在明急需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在这当中,中国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特朗普关税战的“主要针对目标之一”,中国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
从扩大内需到调整出口结构,再到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中国成功对冲了关税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拿中美之前的关税战举例,4月互相加到145%关税后,中美贸易基本切断。
本来特朗普认为美国能扛得住,结果没到一个月,国内此起彼伏的声音就让他放下了高姿态。
在5月派出代表,与中方在日内瓦展开谈判。这些经验对韩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外,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韩双边贸易额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如果韩国能够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开拓替代性市场,将有助于减轻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
特朗普的“威胁信”无疑是对韩国的一次重大考验,但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如何在压力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将是韩国政府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