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特朗普的“威胁信”后,韩国召见中国大使,想向中方请教经验

2025年07月09日17:30:16 国际 1347

近期在韩国发生了一件引发广泛关注的外交事件。

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向韩国和日本发出了一封“威胁信”,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进口自日韩两国的所有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警告如果日韩采取反制措施,将在此基础上提高同等关税。

此消息一出,瞬间让韩国政府陷入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之中。

而在此背景下,韩国副外长7日紧急会见了中国驻韩大使,试图从中国的经验中寻求破解之道。

收到特朗普的“威胁信”后,韩国召见中国大使,想向中方请教经验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不陌生。早在他的第一任期内,他就以“美国优先”为口号,对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发起过关税战。

但令韩国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一次也成为了重点目标之一,尤其是韩国汽车、钢铁、半导体三大支柱产业面临的“专项加税”,更让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据统计,韩国2024年对美半导体出口额约347亿美元,汽车出口额107亿美元,这两项占韩国对美出口总额的三成以上。

一旦美国的关税大棒砸了下来,韩国的经济命脉将受到沉重打击。

这对于刚刚上任的韩国总统李在明而言,无疑陷入了两难困境。

一方面,韩国在经济和安全上对美国有着高度依赖,尤其是美国驻韩美军的存在,使得韩国难以在外交上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

另一方面,李在明政府又不想像前任那样对美国言听计从,因为这不仅会引发韩国国内强烈的反美情绪,还可能会损害中韩关系,以及和日韩竞争的话语权。

在这种夹缝中,李在明急需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收到特朗普的“威胁信”后,韩国召见中国大使,想向中方请教经验 - 天天要闻
在这当中,中国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特朗普关税战的“主要针对目标之一”,中国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

从扩大内需到调整出口结构,再到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中国成功对冲了关税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拿中美之前的关税战举例,4月互相加到145%关税后,中美贸易基本切断。

本来特朗普认为美国能扛得住,结果没到一个月,国内此起彼伏的声音就让他放下了高姿态。

在5月派出代表,与中方在日内瓦展开谈判。这些经验对韩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外,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韩双边贸易额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如果韩国能够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开拓替代性市场,将有助于减轻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

特朗普的“威胁信”无疑是对韩国的一次重大考验,但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如何在压力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将是韩国政府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三天三任总理:动荡中的泰国政坛,被围猎的他信家族? - 天天要闻

三天三任总理:动荡中的泰国政坛,被围猎的他信家族?

2025年7月3日,泰国曼谷,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右二)和素提达王后(右)在王室典礼上,为泰国代理总理素里亚(中)及其新内阁成员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其中包括泰国新任文化部长佩通坦(左)和泰国副总理普坦(左二)。视觉中国/图2025年7月3日下午,泰国政府在总理府召开内阁特别会议,宣布由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普坦代...
“以色列没有处理伊朗浓缩铀问题”,内塔尼亚胡访美最新发声! - 天天要闻

“以色列没有处理伊朗浓缩铀问题”,内塔尼亚胡访美最新发声!

每经编辑:黄胜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访问美国期间表示,尽管以色列国防军上个月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发动了为期12天的空袭行动,但以方依然对伊朗储存的浓缩铀感到担忧。在谈及以色列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时,内塔尼亚胡指出,以色列“唯一没有处理的问题就是浓缩铀”。他重申,伊朗不能拥...
中国商务部出手,它们还说“没影响”? - 天天要闻

中国商务部出手,它们还说“没影响”?

中国商务部9日宣布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老司机仔细查了一下,这些台湾实体几乎覆盖了所有台军自制装备的生产单位,涉及台湾各军种的先进装备。可以说,台军未来装备的....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 天天要闻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海外智库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围绕其治理的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AI治理不再仅仅是技术管理问题,更成为国家软实力输出、规则制定权争夺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以不同的治理路径和制度逻辑,试图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信联盟...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 天天要闻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近日,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作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十大文体设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强市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全市学习传承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