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江东鼠辈白衣渡江,后有小鬼子化装难民企图偷袭!

2025年05月05日09:43:15 历史 1329

古有江东鼠辈白衣渡江,后有小鬼子化装难民企图偷袭! - 天天要闻

1942年,中国远征军全面败退,杜聿明率部5万人转进野人山,第38师8000人退往畹町滇缅公路中国最后一条生命线,就此拱手让给了日军装备精良的56师团。日军沿途收缴大量美式武器,还有无数被遗弃的辎重。更可怕的是,2000日军乔装打扮,混入大逃亡的难民潮,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了大西南最后一个天然平冈怒江天险。此时,日军前面只剩最后一座桥惠通桥

而守护惠通桥的,是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将军。他从腊戍撤往昆明,途经汇通桥时,给大桥留下了一名宪兵和工兵,并授权宪兵队长张祖武接管大桥,一旦情况有变,立即炸桥。

眼见日军的56师团连续攻陷畹町、芒市等地,沿途烧杀抢掠,疯狂北上。国军残兵和逃难的百姓漫山遍野地涌向怒江西岸,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拼命挤过惠通桥,到达中国内地。守护惠通桥的张祖武,手下仅有工兵几十人和若干宪兵。严格来说,这不是一支纯粹的战斗队伍,但他心里清楚,一旦日军通过惠通桥,昆明将无险可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只需几天就能打到重庆国民政府唯一能退守的地方就只剩下西藏

古有江东鼠辈白衣渡江,后有小鬼子化装难民企图偷袭! - 天天要闻

此时的日军狂妄至极,认为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们的进攻,唯一横亘在面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怒江天险。张祖武深知惠通桥失守事关国之存亡,立即组织手下工兵,拿出全部炸药,分别安装在惠通桥中部桥墩和桥头。他还不放心,除了安排一组导火索爆破,还安排了一组电力爆破,并亲自负责,以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张祖武面临着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眼前有后撤的远征军伞兵,还有成千上万的难民挤在怒江西岸。如果此时炸桥,将截断他们唯一的回家之路。很多人连行李都不要了,直接扔进怒江,只为逃出生天。张祖武一边亲自指挥撤离疏散,一边精准计算接下来的爆破时间。

古有江东鼠辈白衣渡江,后有小鬼子化装难民企图偷袭! - 天天要闻

1942年5月2日下午,日军的战机反复掠过惠通桥,既不扫射,也不投弹。这一反常举动,让张祖武脊背发凉,也让工兵队绷紧了神经。张祖武望着惠通桥上的难民队伍,隐约感到一丝不祥。此时,大桥突然传来嘈杂声,一辆卡车急匆匆从保山开到桥头,与人流逆行过桥。宪兵不同意,车主何树鹏却出言不逊,被愤怒的宪兵当众扇了两巴掌。何树鹏见势不妙,掉头时操作过猛,与另一辆车相撞,致使大桥阻塞。张祖武大怒,命令宪兵将卡车推下江去,何树鹏自认背景强大,坚决不让,还以身护车。张祖武气极了,当即以妨碍执行军务为由,将他拖到一边执行枪决,何树鹏被打进了滚滚怒江之中。

古有江东鼠辈白衣渡江,后有小鬼子化装难民企图偷袭! - 天天要闻

突然响起的枪声,在暮色苍茫的怒江峡谷里引起巨大回响,受惊的人群骚动起来,惠通桥的钢索也发出嘎嘎的呻吟声。张祖武的宪兵为平息骚乱,再次鸣枪示警。这时,混在难民中的56师团日军敢死队数百人距大桥已不到200米,钢索吊桥近在咫尺。过桥的车辆人群就在眼前,暮色掩护了阴险的日本人,也掩盖了他们的紧张与不安。但接连的枪声让他们以为暴露了目标,纷纷卸下伪装,拿出隐藏的武器,哇里哇啦地冲向惠通桥。一时间,怒江西岸枪声大作,而留在西岸的只有几十个宪兵,个个装备精良,他们迎头与日军展开激战,但寡不敌众,不到几分钟全部壮烈牺牲。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祖武被枪声打懵了几秒钟,听到日本人的机枪声后,他终于判断出日本人尚未过桥,背后顿时流出冷汗。他暗暗庆幸何树鹏这个“倒霉鬼”帮了大忙,致使日军提前暴露目标。他当即毫不犹豫下令炸桥,两声巨响,惠通桥只剩下两根铁索,瞬间消失在陡峭的山谷之间。

古有江东鼠辈白衣渡江,后有小鬼子化装难民企图偷袭! - 天天要闻

怒江西岸的滇缅公路上,日军56师团的机械化部队绵延30公里,全部被怒江堵在了西岸。张祖武少校在危急时刻果断炸桥,粉碎了日军56师团10天占领重庆的梦想。后世学者公认,汇通桥上一分钟改写了抗战历史。也正是因为这次炸桥行动,两年后中国远征军通过汇通桥二次杀回缅甸全歼了日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