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由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上海市光明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市第四中学4支队伍组成的“百人合唱团”手捧红色鲜花,倾情献唱了经典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嗓音稚嫩,却催人奋进、气势磅礴。11岁的陆艺宸来自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是合唱团成员之一:“今天在党的诞生地唱响这首歌,我感到非常自豪。”紧接着,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党员群众带来了情景诗朗诵《献给党》。他们声情并茂的演绎,引领现场观众共同回望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
活动现场,顾家干、顾家熙的后人顾宝炎将一份珍贵的《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这份手稿背后有着厚重的历史: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在昆明先后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周恩来闻此噩耗,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亲笔写下悼词。同年10月4日,上海各界人士在福州路天蟾舞台举行公悼大会,邓颖超在大会上宣读了这份由周恩来书写的悼词。会后,邓颖超将悼词原稿交给《新华日报》记者顾家熙,嘱其带回报社印刷刊发。顾家熙随后将这份珍贵的手稿交予其兄长顾家干保管。近80年来,顾家后人顾宝炎等一直将手稿完好保存至今。
据悉,这是周公馆建馆近50年来在文物征集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顾老先生今天捐赠的文物是镇馆之宝级别的重要文物,五十年不遇。后续,我们将会以合适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让市民和观众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说。
上午9时许,70岁的陈渝莲已早早等候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门口。今晨不到6时,她就来到了现场,也成为首位进馆参观的观众。“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不会忘记。”陈渝莲说,“中共一大纪念馆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我已经连续来了五六年时间,希望能表达我对党的敬仰与尊重。”
中共中央组织部昨天公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经超过1亿名。记者注意到,为方便观众了解最新的党员发展情况,中共一大纪念馆在基本陈列“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中,将最新的党员数据动态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从神圣庄严的升旗仪式,到响彻云霄的嘹亮歌声,整个活动洋溢着对党的深情。活动还特别设置“留声信箱”线上互动环节,号召公众忆峥嵘岁月、讲奋斗故事、晒幸福生活、谈未来梦想,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公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