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晚年坦言:我这辈子只佩服1个人,也最害怕2个人,分别是谁?

2025年04月04日08:02:09 历史 1850

“您这辈子最服气谁?”1992年南巡途中的专列里,随行记者给邓小平递烟时试探着问道。八十八岁的老人深吸一口熊猫牌香烟,灰白的烟圈在车窗透进的阳光里盘旋:“要说佩服,还要数周总理啊。”这段鲜少见于报端的对话,恰如一颗深水炸弹,揭开了跨越七十年的革命情谊。

1920年深秋的巴黎街头,十六岁的邓小平裹紧单薄的长衫,在里昂火车站踌躇满志的年轻脸庞下藏着饥肠辘辘的窘迫。彼时留法学生中流传着个说法:“要找周翔宇(周恩来),得去蒙达尼公学的阁楼。”当邓小平循着指点爬上吱呀作响的木楼梯时,绝不会想到这次相遇将改写中国命运。周恩来用搪瓷杯煮的土豆汤温暖了异国寒夜,更用油印的《共产党宣言》点亮了少年的革命理想。这种亦兄亦师的关系持续了五十六年,直到1976年1月那个飘雪的清晨。

邓公晚年坦言:我这辈子只佩服1个人,也最害怕2个人,分别是谁? - 天天要闻

革命者的命运从来多舛。1933年江西苏区,二十九岁的邓小平因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遇人生第一次政治低谷。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在政治局会议上拍案而起:“像邓小平这样的干部,应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这话在遵义会议后化作现实——邓小平出任中央秘书长,从此与毛泽东、周恩来形成铁三角。特殊时期,当邓小平被下放江西拖拉机厂时,周恩来顶着压力保留了他的党籍,这份患难真情在1973年化作邓小平复出的历史契机。

邓公晚年坦言:我这辈子只佩服1个人,也最害怕2个人,分别是谁? - 天天要闻

有意思的是,这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回到家中却换了副面孔。卓琳常对孩子们说:“你们爸爸在外是'钢铁公司',回家就变'豆腐公司'了。”1946年邯郸战役前夕,邓小平在指挥部接到家书,警卫员亲眼看见他对着信纸红了眼眶——卓琳在信中只字未提三个幼子高烧不退的病情。改革开放初期,女儿邓楠想报考大学,邓小平难得在工作时间中途离席,亲自跑到教育部咨询招生政策。这些生活碎片拼凑出的,是个把愧疚化作柔情的丈夫与父亲。

邓公晚年坦言:我这辈子只佩服1个人,也最害怕2个人,分别是谁? - 天天要闻

不得不说的是,邓小平对周恩来的推崇绝非客套。1980年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讨论会上,他多次强调要准确评价周恩来在特殊时期的历史作用。当有人质疑周恩来某些妥协时,邓小平罕见地动了气:“换作你我坐在那个位置,能比他做得更好吗?”这种维护背后,是深知治国不易的同理心。就像他晚年常念叨的:“总理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天亮。”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的呼应。1992年南巡途中,当专列驶过珠江口,邓小平突然指着窗外对女儿说:“当年总理视察深圳,说这里太荒凉。现在你看看...”话音未落,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已替历史作答。而卓琳准备的降压药,此刻正在随行医生的口袋里静静躺着——这位怕妻子唠叨的老先生,又在耍小心思逃避吃药了。

邓公晚年坦言:我这辈子只佩服1个人,也最害怕2个人,分别是谁? - 天天要闻

中南海西花厅的海棠年复一年开着,邓小平生前最爱的君子兰在卓琳窗台上绽放。当改革春风吹散历史烟云,那些藏在“害怕”背后的深情,那些凝聚在“佩服”之中的肝胆相照,早已化作民族记忆里最温润的注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家国共清明! - 天天要闻

家国共清明!

人间四月春,风起正清明。清明,是一个思念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思念逝去的亲人,在祭祀先人、回忆往事中,追忆传承家风;感念先烈的英雄壮举,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标注不朽功勋、用澎湃热血捍卫家国尊严。梨花风起,家国共清明!让我们在怀念中感恩,在缅怀中奋进,守护山河锦绣,不负过往不负时代!来源:解放军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28人 - 天天要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28人

4月4日,202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等共同祭奠在88年前遇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工作人员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鞠躬,死难者遗属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依次上前献花,表达哀思。在仪...
UFC历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 天天要闻

UFC历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自1993年成立以来,UFC已经见证了许多残酷的击倒。从豪尔赫·马斯维达尔(Jorge Masvidal)在UFC历史上最快的击倒——在5秒内飞膝击倒本·阿斯克伦(Ben Askren),到马克斯·霍洛威(Max Holloway)在UFC 300中在铃声响起前击倒贾斯汀·盖奇(Justin Gaethje),八角笼内的场景总是令人惊叹不已。当然,有些击倒比
红军墓的守护人|老兵在红军墓前一笔一划描红,“我也曾差点成了烈士” - 天天要闻

红军墓的守护人|老兵在红军墓前一笔一划描红,“我也曾差点成了烈士”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摄影记者 刘中灿清明节前夕,在青山环抱的红军墓前,一位头发斑白的退伍军人正专注地为墓碑描红,他手持毛笔,饱蘸红色颜料,一笔一划,缓慢而有力地描摹着。这位退伍军人名叫舒在则,今年72岁,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坜上村六组村民。20年来,他风雨无阻,义务守护着狮子山上的红军墓。4月4日清明节...
特朗普关税战,乍看是慈禧太后!再看既像程咬金,又像李元霸!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战,乍看是慈禧太后!再看既像程咬金,又像李元霸!

特朗普慈禧太后特朗普的关税战是慈禧太后式的对万国开战,但是他还给一些盟国伙伴设计了一些豁免条件,但是,首当其冲还是要对着中国发威,向中国输美产品加征了最高的歧视性关税,因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巨大,特朗普试图用加征高关税的办法把一些产品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