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回国见到杜聿明,没反应过来叫了杜先生,周总理:叫岳父

2022年10月30日19:22:23 历史 1258

1950年8月,一对年轻的中国人在美国举行了婚礼,让他们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新郎就是日后的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新娘则是和他曾有过一段师生缘分,出自名门的杜致礼

01

杜致礼是陕西人,她的家乡米脂盛产美女。杜致礼1927年出生,说到她的父亲,相信熟悉革命史的小伙伴肯定都听过他的大名,他就是国军名将杜聿明

她的母亲一家则是当地著名的商户,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杜致礼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仅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精。

杨振宁回国见到杜聿明,没反应过来叫了杜先生,周总理:叫岳父 - 天天要闻

她还生了一副好样貌,良好的教养让她从骨子里透出温婉端庄。父母为了培养女儿也花了一番心思,抗战爆发后,杜致礼进入西南联大附中就读,当时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她会遇到自己一生的挚爱。

1944年,还在念高中的杜致礼遇到了担任数学老师的杨振宁,当时杨振宁已经拿到了西南联大的硕士学位,正在准备赴美留学的事宜,在这个空档,他就来到附中教教数学。

杨振宁回国见到杜聿明,没反应过来叫了杜先生,周总理:叫岳父 - 天天要闻

杨振宁是当时知名的青年才俊,吸引了很多女生的目光,而杜致礼不仅是才女,相貌也娴静大方,就连老蒋和夫人都很欣赏他,能得到宋美龄的青睐,杜小姐也算是当时的名媛了。

这对才子佳人就这样在课堂上相遇了,但当时杜致礼才刚刚17岁,而杨振宁则准备前往美国,也许今后都不会回国,于是,这段爱情还没有来得及开启,就已经走向了终点。不过当时两人都没有料到,几年后他们会在美国重逢。

02

1949年12月,杨振宁和朋友在一家中餐厅吃饭,邻桌有位女士看起来有些面熟,她微笑不语,眼睛一直盯着杨振宁,之后,这名女士还走过来跟他们打招呼,她问杨振宁,是否还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学生。杨振宁这才找回了当年的记忆,5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

杨振宁回国见到杜聿明,没反应过来叫了杜先生,周总理:叫岳父 - 天天要闻

说到杜致礼这次的美国之行,其实还真的是经历了不少挫折。当初杜致礼原本是打算陪父亲到美国看病的,多年的战争生涯,让父亲的身体出现了不少问题,不料临行前出现变故,父亲的护照被吊销,她就只好和弟弟先行前往美国。

杜致礼起初在美国的生活还是有着落的,但后来随着父亲被俘,她的收入来源也就断掉了,原本读的是著名女子学院的她,也转到了另一家学费相对低廉的学院,同时为了生计,她也不得不开始做些兼职。这次在异国他乡,能遇到当年的旧时,杜致礼很高兴。

杨振宁回国见到杜聿明,没反应过来叫了杜先生,周总理:叫岳父 - 天天要闻

这次见面,杨振宁发觉当年的那个小姑娘,已经成为了一名颇具吸引力的女士,意外的相遇让他们感慨彼此之间奇妙的缘分。

他们是在普林斯顿遇到的,原本杨振宁是打算在这里待一年左右就前往芝加哥大学,但为了杜致礼,他决定留下来,因为杜致礼在离普林斯顿不远的纽约读书,只有在这里,两人才能常常相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1950年的他们决定举行婚礼,转年儿子光诺就出生了。

03

上世纪50年代正是物理学界最出成绩的阶段,杨振宁能拿到诺贝尔奖,也离不开杜致礼的支持,他非常感激妻子对家庭的用心与付出。

杨振宁回国见到杜聿明,没反应过来叫了杜先生,周总理:叫岳父 - 天天要闻

新中国一直邀请杨振宁回国,杜致礼也惦记着家人,但父亲情况特殊,她担心如果贸然回国的话,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同时,因为中美尚未建交,美国国内始终存在打压华裔学者的行为,直到1971年,中美关系转暖,杨振宁才能带着妻子回到祖国探亲。

回国后,周总理专门宴请了他们,知道这么多年杨振宁还没有和岳父见过面,所以也一道邀请了杜聿明夫妇。第一次见到岳父的杨振宁,非常紧张,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就喊了一声杜先生。还是周总理在旁边打趣他,应该叫岳父才对。

杨振宁回国见到杜聿明,没反应过来叫了杜先生,周总理:叫岳父 - 天天要闻

杨振宁在出席活动时,一般都会将夫人带在身边,看到他们相处的人都会羡慕,杨振宁对妻子的眼神总是温柔、充满爱意的,有这样一位丈夫,杜致礼是令人羡慕的。其实感情是相互的,杜致礼对于丈夫和家庭的付出,杨振宁都看在眼里,他爱妻子,更敬重妻子,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