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盟军飞虎队一架飞机坠毁在虞乡城北麻村,后来怎样?

2022年07月01日22:36:16 历史 1623

在阅读杨焕育老师写的《千年沧桑话虞乡》一文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飞行员墓地:抗日战争期间,盟军一架飞机坠毁在虞乡城北,美国飞行员被烧死。当年就埋在虞乡城北门西边护城河旁(今五金厂内),美国友人曾来虞乡寻迹,扫墓祭奠。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件?

于是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2008年山西新闻网写的报道。

1945年盟军飞虎队一架飞机坠毁在虞乡城北麻村,后来怎样? - 天天要闻

美国飞虎队飞行员

本报2008年4月4日(记者胡增春)刊发《寻找昔日飞虎队员长眠地》后,一位永济读者7日打电话表示,美国卢百可博士提供资料中所说的Mats’un(马村)实际就是他的老家卿头镇麻村,而且村里人已经找到了当时的目击者——73岁的蔡静秀。

  4月7日下午,记者在麻村的一家小卖部门口找到了蔡静秀老人。“家里坐,家里坐。”老人边招呼记者,边打开了话匣子……

  “飞机掉下来断成了几截”

  “明天就是三月三了,发生事情的那天就是1945年的三月三。……”回到家里,蔡静秀老人戴上助听器,逐渐陷入了回忆中。

  那天,36岁的堂嫂吕清文带静秀去赶屯里村庙会。出村不远,静秀想方便,对嫂子说你前面走,他随后赶到。嫂子走了才一会儿,静秀听着天上传来轰鸣声,抬头看,3架飞机紧跟着往东南方向飞,其中的一架突然掉头俯冲下来,紧接着,南面传来一声巨响,随之一个巨大的烟团冲天而起。在坠毁飞机飞来时的方向,天上很快又出现了两架飞机,它们绕着烟团盘旋两圈后,掉头飞走了。“土路被撞出一个大坑,飞机已断成了几截,散落在路边的麦田里。飞机的一截残骸里坐着一个外国小伙子,一动也不动,看上去已经死了。”蔡静秀说。

  当日下午,占据虞乡县城的日伪军把飞机残骸和牺牲的飞行员拉进了县城。

  目击者确认英雄埋骨处

  虞乡现年77岁的谢三存也是那次事件的目击者。当时他正在屯里的庙会上卖货。

  谢三存老人说,飞行员的遗体被当地百姓埋在县城北门外火车站南,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把飞行员的遗骨重新埋葬在了离北护城河不远处,这里解放后建起了虞乡五金厂,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滤清器厂。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蔡静秀老人的证实。

  两位见证人的说法和卢百可博士提供的美国国家解密档案多处可以印证,如无意外,飞行员Garner的遇难处和埋骨地都可以确认。

美博士将实地寻访

  7日下午,记者拨通卢百可博士的电话,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他,他说得知这些情况非常高兴,并已联系Garner在美国的亲属,他也将在本周六或周日先行赶到永济虞乡,予以进一步的确认。

 13日,卢百可博士在对照研究后认为,飞行员Garner的遗骨很可能埋葬在山西滤清器厂隔壁的一个小型预制厂院内。他表示,回到北京后,他将把寻访情况转告给Garner先生在美国的亲属,“我已经很接近飞行员的具体埋葬地了,相信最终能找到他的遗骸。”

1945年盟军飞虎队一架飞机坠毁在虞乡城北麻村,后来怎样? - 天天要闻

77年后,谨以此文纪念当年的抗日英雄,愿英魂早日回归故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 天天要闻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12日,黑龙江省档案馆举行庆祝“6.9”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开发成果公布发布会,现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开发成果《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鄂温克族满文历史档案译编》首发,该资料也填补了国内外史料研究的空白。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黑龙江省档案馆依托特色馆藏,持续发力档案价值挖潜,成功...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 天天要闻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章不收费!但含广告解锁,几秒后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1942年,晋察冀军区的某家农户里,游击队队长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满面地冲着对面的人举杯。桌子
新书情报局|高层次的人,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 天天要闻

新书情报局|高层次的人,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书名:《九宫格思维:四条线破解认知困局》作者:[日]高木芳德译者:黄洪涛 内容简介找工作,如何修饰简历凸显自己的优势?跨行业跳槽,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想要创业,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核心优势?企业发展,如何分析行业趋势进行战略规划?有了好想法和新创意,不知道该怎么展示?学习到了复杂的新知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