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城内大街旧事——当年雷锋在沭阳

2022年06月30日22:24:14 历史 1653

沭城内大街旧事——当年雷锋在沭阳 - 天天要闻


城内大街旧事

当年雷锋在沭阳

江瀚


我童年和少年时住在城内大街上,那时候正上小学,童年是美好的过程,无拘无束生活,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感到好奇,印象也特别深刻。


1962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指示,作为时代楷模,全国轰轰烈烈开展学雷锋活动,并落实到行动之中。


有一次母亲和我去东关大街买水缸,当母亲和我摇摇晃晃地抬着沉重的大水缸往家走时,突然上来一名解放军战士,从我肩上接过扁担,一直将水缸抬到我家。


父亲见到这名战士帮助我抬着水缸进门,连连致谢,并问他的姓名,战士说:“驻军部队的,我叫解放军!”说后就走了。


“我叫解放军!”可是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而留给人们的一句话。


那时候,街上不时传出“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广播站南门旁挂着的有线广播喇叭里天天播放此歌;城门口出现许多解放军战士在为人理发;妇女们上街为人钉钮扣、缝补衣服;少年学生在打扫街上卫生。


学雷锋年代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人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都以学雷锋做好事为荣,社会风气也大大改变。


现在看来,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铺垫,更重要的是提高精神文明层面。

沭城内大街旧事——当年雷锋在沭阳 - 天天要闻

1962

年,父亲所在单位为配合学雷锋活动,编排一台大型话剧《雷锋》向社会公演。因为只有很少的经费下拨,所以全靠社会各界支持。所花资金能省则省,道具大多靠自力更生制作,譬如雷锋所穿的军服,就从驻军部队借来;扩音器麦克风向广播站借用;灯具向照相馆借用。


演员均来自各单位选送,排演戏剧全是义务奉献,没有报酬,加班加点,也没有人报怨。


遴选雷锋的演员最后敲定县广播站的站长孙安堂先生。


60年了,我还能牢牢地记住他,他五官端正,中等身材,操一口标准普通话,他的音质优美,富有磁性,在我的眼里他就是标准的雷锋形象。


家父每天都到人民剧场排演现场,他和另外几名同事担任该剧的策划和导演。那年代大家都专心致志地把节目排好,把宣传雷锋、学习雷锋、演雷锋落实在行动上。


为了演好戏,演员们还专程去南京观摩学习。


雷锋雨天送妇女的一段戏,靠手工晃动一张白铁皮板营造雷声隆隆的效果,舞台上挂满银色纸条,用灯光晃动照耀摸拟雨丝。


人民剧场是排演该戏最大的支持单位,不仅无偿提供场地,还同意演出时收取每张票5分钱成本费。


《雷锋》公演后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学校和机关以及部队都主动联系剧组,要求加演场次,让他们组织学生、职工和战士们观看。


五十年后,家父曾撰文回忆道,那时候,大家真正地把学雷锋、演雷锋、以雷锋为榜样作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饰演雷锋的演员孙安堂先生,我一直铭记在心,我认为他就是雷锋,而我则是那时候他的一名粉丝。


前些年我获悉,孙安堂先生退休后回到乡下周集老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2021年冬,孙安堂先生辞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朝八贤王八爷,他到底输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清朝八贤王八爷,他到底输在哪里?

作者声明:(别抄袭我的文章,已加入原创者联盟,各大平台都已发过,你抄会封你的账号,听劝,别轻易尝试!)第一康熙是对太子有很深感情的,是他亲自一手养大的,虽然最后太子不得不废,但在太子彻底倒下没救之前跳出来跟太子争抢的,无论老大和老八,都会成
中国完成了哪些在外国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网友:村村通电… - 天天要闻

中国完成了哪些在外国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网友:村村通电…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噗,不是说,就算是乞丐都会留着一个馒头防止有一天没讨到饭么……‬中苏交恶的时候,中方外交人员怒喷苏联佬:你们不要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秦琼、罗士信、程咬金为何是无人敢惹的三人组合? - 天天要闻

秦琼、罗士信、程咬金为何是无人敢惹的三人组合?

隋唐演义中,猛将众多,高手如云,如李元霸是十八条好汉之中的第一位,宇文成都排在第二,这两人都是惹不起的存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厉害的角色。但是如果说起组合,有三个人的组合是非常强大的,号称无人敢惹,他们三人分别是秦琼、罗士信、程咬金,这是为
梅兰芳原配:悲凉的成全 - 天天要闻

梅兰芳原配:悲凉的成全

王明华“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样的故事在民国时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越是有学识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而且就连当时身为艺术大家的梅兰芳也不能避免这样的俗套。但是又与其他抛妻弃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兰芳
“尼布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尼布楚,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 天天要闻

“尼布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尼布楚,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尼布楚,这个在历史书中反复提及的名字,象征着中俄两国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锋和边界划定。回溯到17世纪的中俄关系,这里不仅是清朝与沙俄激烈冲突的见证地,也是和平谈判的重要场所。本文将带你走进尼布楚,从它的历史背景、关键事件到如今的发展现状,深度
特稿|精武传奇 - 天天要闻

特稿|精武传奇

虹口,北外滩。近千名来自上海各所学校的孩子们摆开架势,气宇轩昂地操练起迷踪拳。此时此刻,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天际线、古老的中华武术,以及少年们的飒爽英姿共同构成奇幻画面,与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这一场景所承载的,正是一个延续了114年的海派传奇故事。一个多月前的这场武术展示,主办...
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李铁:以检察力量守护“世界遗产”景迈山 - 天天要闻

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李铁:以检察力量守护“世界遗产”景迈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揭晓,13个团体和12名个人入选,普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李铁入选。  “这是对普洱‘绿色检察’5年来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给予的最高评价。...
改土归流:雍正稳固边疆的无上阳谋,成功为大清续命两百年 - 天天要闻

改土归流:雍正稳固边疆的无上阳谋,成功为大清续命两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来到军机处,分别向直隶总督蔡珽与云贵总督鄂尔泰寄发上谕。前者要求蔡珽处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尧,后者则要求鄂尔泰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其中特别叮嘱军机处,千万不能贻误改土归流的上谕寄送。改土归流是何要紧政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