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2025年07月02日21:32:07 历史 1007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荆州附近,本是“九百里泽国”,现在却全是稻田与县城,翻查古籍发现,这片平原本属于云梦泽。

一个古湖,是怎么一步步从地图上消失的?从先秦楚国、秦汉郡县、到今天的湖北地形,一环扣一环。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九百里泽国”的真相

《子虚赋》里提到,云梦泽方圆九百里,不是虚笔,这片水泽从春秋战国起就被记载得清清楚楚。

云梦泽的地理位置,大致对应今天的江汉平原,包括武汉以西、荆州以北、孝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一带。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地形低平,江汉两水交汇,是天然的积水洼地,夏季涨水,汉江和长江一齐倒灌,湖面扩张;枯水季节,大片沼泽裸露,牛马行走困难。

考古材料中,楚国铜器与墓葬大量分布在今天门、云梦、应城一带。

说明早期人类就在湖区边缘生活,不是湖中住人,而是湖边围绕着小丘陵与陆地滩涂,人类就在高地上安家,渔猎为主。

楚国都城迁徙频繁,许多史学家认为与云梦泽水患频发有关。

春秋末期,云梦泽西岸为楚国王都郢的所在,《左传》《国语》均记此地多水难行,“船载轻人,车不过”。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云梦泽并不是一个固定水面,而是一片季节性水系和沼泽群组合体。

有时湖,有时田,有时成片的草甸与沟汊,淮河系统泥沙南运,荆江北岸泥沙淤积,整个云梦泽呈现出“东深西浅”的特点。

到了战国晚期,楚国国力衰退,秦国开始南进。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国东迁至寿春,郢都沦陷后,云梦泽区域沦为秦地。秦国修筑郡县,首次对湖区展开行政分割。

南郡设立,辖区包括整个云梦泽所在,汉初郡县继承,云梦泽仍属南郡。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文献记载中,沔阳、云杜、竟陵、州陵、安陆等县先后在湖周设立,说明湖周高地已适合筑城与农业。

此时,云梦泽主体仍然存在,只是边缘开始“泛陆化”。

湖心仍深不可测,野象野牛频现,《尔雅》《山海经》对云梦之兽多有记载。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从湖泽到三角洲

真正让云梦泽开始退潮的,是秦汉时期汉水与荆江带来的泥沙。

长江荆江段,每年携带亿吨泥沙,顺势北冲,汉江从襄阳下泄,同样带来大量粉砂与有机物质。

云梦泽夹在两条水道中间,泥沙沉积在湖底,湖体变浅。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东汉时期的《水经》注:沔水入云梦,“浅深有异,舟行如履”,说明湖面虽大,但部分区域已浅滩化。

这段时间,古县设立明显加快,沔阳(今仙桃东)、竟陵(今天门)、监利、云杜(今汉川)、安陆、应城、随县一线,各县逐一建立。

地名本身就有隐喻:沔阳、云杜,都是“水之边”的意思。说明这些县是建在湖边干滩上,而非湖中。

县设得多,说明陆地多了,文献也提到,竟陵一带已有大批农田,“野无闲田”,鱼盐之利为辅,农业才是主业。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汉末三国时期,水战频繁,诸葛亮曾言“泽国为战,舟楫为师”。

他派遣部队布于汉南湖区,就是在云梦泽残余湖泊之间设伏,这些湖泊不再是连成一片的大湖,而是星状分布,已成“泽群”。

到了西晋,“云梦泽”一词开始从官方文献中减少出现,代之而起的,是“荆州泽”“监利湖”“太白湖”等局部称谓。

考古上也印证了这个趋势,云梦出土的西晋砖墓,全为高地干丘之上,说明湖区已基本陆地化。同一时期,《晋书·地理志》记录,监利县“田土丰饶,居人千户”。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到了西晋中后期,云梦泽的大湖时代结束,变成一系列中小湖泊和田垄混杂的平原带。

地方建置继续推进,湖的边界也在官文系统中被“拆解”了,从一个九百里湖泽,逐步转为几十个县镇的辖区,湖水无法再统一。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湖泽崩解,古县取而代之

到了南朝,云梦泽彻底从史书中消失,不是水没有了,而是再也不叫这个名字了。

《南齐书》《梁书》《南史》里,只提太白湖、马骨湖、长湖等名。这是云梦泽分裂后的残片,大湖被泥沙分割成多个水潭、浅湖、小泽。各自为政,再不统一。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考古工作者在洪湖、监利、公安交界地带发现东晋时期湖堤遗址,说明那时人类已试图围湖造田,一个九百里湖泽,逐渐变成“堤内水田,堤外野湖”。

到了唐代,云梦泽的痕迹几乎只剩在地名里。

《元和郡县志》载,汉南荆州属县中,“有云梦故泽,今仅存滩泽”,这句话很关键。古泽还在,只是变浅、分裂、不连片。

唐玄宗天宝年间,曾下诏在“云梦旧泽”设屯田,也就是说,皇帝承认这是原来湖底。

《旧唐书》也记:“沔阳郡多滩田,岁收上谷”,这片滩田曾是湖底。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诗中写“云梦泽南行,风烟浩茫茫”,他说的不是湖,是一种荒凉,云梦泽变成一个象征,而非实地。

各县陆续设立、稳定,荆门、公安、石首、松滋等地,成为新兴县域,湖泊反而成了夹缝中存在的附属水体。县是主,湖是辅。

很多现代县名的前身,都是唐宋时期设立。比如公安,宋真宗时称“荆门军”,后改公安,太白湖东岸的安乡,属岳州路,管理着大片湖荡、沼泽、草场。

这时候的“云梦”,已经变成地名保留字眼,比如云梦县、梦泽湖乡、云杜村,湖体已没了,记忆还在。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地理演变更明显,到宋代,《太平寰宇记》提及此地:“三湖相连,不成泽状。”说白了,连起来都不像湖了。从九百里水泽,沦落成零散水坑。

文人墨客的描述也变了,不再写船行万里、渔舟唱晚,而是写“田中闻蛙声,夜涨沙洲白”,湖成背景,农田与县治成主角。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云梦残影,湖泊归于平原

明清两代,云梦泽名义上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明一统志》记录:荆州府下辖的监利、沔阳等地,有大湖者洪湖、长湖、白露湖,“泽国久废,惟有陂塘存。”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说明大泽没有了,剩下的是水库、低洼地、小湖群,这正是江汉平原形成的地质过程尾声。

清代《湖北通志》里,洪湖已是“荆楚巨浸”,方圆二百里,却不再与云梦连线。

云梦泽已碎。变成片状洼地、分布式水系。长江三角洲推移,泥沙逐年积压,湖区逐年抬高,汉江改道,长江裁弯,整块泽地抬升为江汉平原。

建国后测绘显示,江汉平原低于长江水位,需靠堤防控制内涝,这说明,它原本就是湖底。

洪湖市资料显示:洪湖原名太白湖,为云梦泽残湖之一。如今水域面积约为800平方公里,是江汉湖群中最大者。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长湖、白露湖、汤湖、涨渡湖等,也都可查到历史与云梦泽的关系。

到了今天,江汉平原遍布湖泊、堤垸、水网。每一口湖,都是云梦泽留下的“指印”。

荆州博物馆对出土漆器曾评价:“此物出于云梦,入土千年,仍泽气未干。”这里的“云梦”,指的是出土地点——云梦县,但那里的水泽,已成田垄与小河。

千年前的九百里泽国,如今全是稻田、厂房、县城,湖体从地形变地名,再从地名退为记忆。

从县名来看也能反推消失过程。沔阳(今仙桃)在云梦泽东北边,是泥沙最早堆积之处,早在东汉就已城市化。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再往西,到监利、洪湖、江陵,是云梦泽最晚干涸的部分,到了南宋还时常成灾。

而云梦县本身,名字保留下来,却与古湖早已无直接对应,云梦泽这三个字,如今只剩在史书、考古志、地名档案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 天天要闻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7月1日,记者从贵林社工作人员获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声表演艺术家原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万新明先生(艺名“小筱贵林”)于2025年7月1日18时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 天天要闻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中国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学刘东教授主编,10位海内外高校学者任编委,定期扫描海外中国研究前沿学术成果。本辑从数十种海外顶尖学术期刊精选论文32篇、书评12篇,所涉学科广阔,涵盖人文学科各细分领域,探讨了诸如青铜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艺术史艺术、明清时期的白银供应、清代邸报的发行与流通、...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学在1898至1912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 天天要闻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2025年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谢桂英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两盏灯箱逐渐熄灭,两位幸存者的照片从彩色变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熄灯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