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明天就是立夏节气了。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唐朝诗人高骈曾这样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时节的景象跃然纸上。
立夏之日除了吃立夏蛋、尝三鲜、吃立夏饭,还有一个传统食俗就是喝立夏汤。明日立夏,俗话说“立夏一碗汤,不劳医生帮”,一碗汤指的是啥?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这道立夏汤的正确做法,做好的立夏汤暖脾胃,去湿气,香甜开胃,还能养血补气,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制作方法吧。
老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姜枣膏的核心食材就是生姜,而且必须是老姜。市场里的姜种类繁多,有嫩生生的子姜、颜色深的沙姜、用来腌咸菜的鬼子姜,可咱们只要老姜。
老姜的块头大小不一,小的跟拇指差不多粗细,大的比手掌还大呢。它的表皮是浅黄色的,摸起来干干爽爽,上面还有凸起的环状纹路。从它的分叉处掰开,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横截面能看到比较粗的姜丝,看着毛茸茸的。放嘴里一尝,那叫一个辣,但细细回味,又满是香味。平时咱们做那些需要去腥增香的菜,不管是鸡鸭鱼肉,还是海鲜河鲜,都少不了它。这次咱们要准备大约两斤,也就是1千克的老姜,洗净后放在一旁备用。
除了老姜,还得准备200克红枣。把红枣洗净后,用剪刀把枣肉剪开,去掉枣核,再剪成一条一条的。接着是50克洛神花,用小剪刀把它剪碎。别忘了还有花生衣,就是红皮花生外面那层薄薄的皮,对女孩子补气血特别好,价格还亲民,在中药房就能买到。
再准备50克枸杞,先倒点面粉在水里,把枸杞放进去搓洗,把褶皱里的灰尘和杂质都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另外,还需要一块阿胶,先把阿胶放在袋子里,拿擀面杖敲碎,再用黄酒泡上一天,泡好后放蒸锅中蒸半个小时,蒸好后放着备用。最后,准备1千克红糖,一定要选那种以甘蔗为原料、无添加的红糖,这才能保证味道纯正。
食材都备齐了,接下来就开始动手制作啦!先处理生姜,把生姜切成片。这里有个小窍门,观察一下掰开姜后的姜丝生长方向,逆着姜丝的纹路切,后续处理起来会更轻松。全部切成片后,往里面加一点清水,接着放进料理机或破壁机中搅打成浆泥。搅打好后,用纱布把姜汁过滤出来,剩下的浆渣也别扔,放冰箱冷冻起来,以后拌饺子馅儿或者炒菜的时候用,可香了。
把过滤好的姜汁全部倒入砂锅中,然后将红枣、洛神花、花生衣一股脑都放进去煮,让这些食材和姜汁充分混合。熬煮大概10分钟左右,等锅中的水分蒸发掉一些后,就可以把1千克红糖加进去了。加了红糖之后,要不停地搅拌,把锅中的汤汁熬到浓稠。当你发现汤汁挂在铲子上,滴落的速度变慢时,就可以把阿胶和枸杞加进来了。再熬煮一两分钟,就可以关火啦。
等温度慢慢降下来,温热的时候,就可以装进瓶子里了。可以用玻璃密封瓶,也可以用陶瓷罐子,这些容器提前用开水烫一下,晾干后再装,能保存得更久。等它冷却之后,会变得更加浓稠,甚至会像结晶的蜂蜜一样,成为半固体的状态。
这姜枣膏做好后,用温水泡着饮用,冲泡好就是美味又养生的姜枣汤啦。刚入口,是生姜的微辣,姜辣素的刺激下,瞬间就把味蕾都叫醒了,不过这种辣味已经被红枣和红糖“中和”了,甜甜的枣香带着丝丝缕缕的洛神花的香气,咽下去之后又有一些阿胶的味道留在唇齿间。
不过要注意,姜枣膏虽然好,但最好在早上或者中午饭前喝,晚上就别喝了,毕竟“早吃姜赛参汤,晚吃姜胜砒霜”。而且,有糖尿病的朋友也不太适合喝这个。
大家都只是知道夏天要喝姜枣汤,那么为啥要喝姜枣汤?又有什么讲究呢?
夏天由于气温高大家老是吹空调、吃冰棍,一会儿屋里冷得裹外套,一会儿外面热得冒汗,身体里的湿气可容易“囤”起来了。这姜枣汤就是“去湿气小能手”!姜自带的热性,能把藏在身体里的湿气都给“赶跑”,就像给肚子里点了个小火炉,特别舒服。而且夏天人的阳气都跑到体表“抗热”了,脾胃反而变得虚寒,喝点姜枣汤正好能暖暖脾胃,帮它们“提提神”。
而且夏天一热,哗哗冒汗,汗出多了人容易虚,感觉浑身没劲儿。红枣可是补气血的“大佬”,搭配上能促进血液循环的姜,就像给身体“充电”,能让你从里到外都支棱起来,告别那种懒洋洋、没精神的状态。
还有啊,夏天是不是总觉得没啥胃口?吃啥都不香?这姜枣汤还能当“开胃神器”!姜里面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让胃液多分泌点,肠胃蠕动也更带劲,消化能力直接拉满;红枣又能养脾胃,帮着把吃进去的东西更好地消化吸收,胃口自然就打开啦。
夏天雨水多,湿气重,身上黏糊糊的,人也容易犯懒。姜枣汤里的姜能把身体里的湿气“拽”出来,再加上它能促进身体代谢,帮着把废物毒素都排出去,整个人都清爽不少!
“姜枣汤”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您学会了吗?在制作姜枣汤的过程中,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留言给我!您的每一个留言,和每一个点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明天就是立夏了,祝大家平安顺遂,立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