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用食物维系乡情,21位美食创作者娓娓道来吃的故事

2024年01月19日18:40:54 美食 7754

读书 | 用食物维系乡情,21位美食创作者娓娓道来吃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村风食里·无肉不欢》

,快手编辑部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1位快手美食创作者,起锅热饭,烧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菜。

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是最好吃的。它们珍藏着我们无忧的愉悦时光,储存着亲友质朴的爱与关怀,镌刻着时光发酵后闪光的瞬间和一路走来人生授予的成长勋章。和家人一起吃的东西是最好吃的。那是奶奶或外婆藏在碗底的肉块,是妈妈在厨房里施魔法般变出的美食,是赶了很久的路回家后一桌让人垂涎的家常菜。

城市里有便捷的快餐,有林立的餐厅,有值得打卡推荐的美食,而乡野中,有新生的嫩笋,有松柏枝熏出的腊肉,有满山跑的肉质鲜美的家禽……从南到北,到食材最近的地方去,寻找钟情的美味。这美味,充满爱,充满期待,让人觉得踏实,四处漂泊的人仿佛回到了港湾,悬着的心似乎找到了归处。

本书集结了21位美食创作者的美食故事,好好吃饭,认真生活,怀抱平常心,勤恳努力,用记录、分享来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们朴素而珍贵的生活哲学。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获得味蕾的享受,也获得情感的慰藉。正如汪曾祺所言,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

>>内文选读:

快手科技副总裁 陈思诺

短视频和直播时代的到来让整个世界变“薄”了。小屏幕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滚烫鲜活的日常拓宽了我们对远方的想象。

作为全国头部的短视频和直播社区之一,快手提供了丰富多元、包罗万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呈现了一种质朴的、接地气的真实生活,使我们通过快手看到了乡村美食的野趣,看到了群众体育的村潮,看到了平凡日常的温暖,还看到了许多充满生命力的普通的快手创作者。

民以食为天。在本书中,我们就以美食为线索,和快手上的美食创作者聊聊天,了解他们记忆里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一道肉菜。他们中不乏美食自媒体界的“顶流”,比如在各平台上粉丝均超千万的潘姥姥。年过六旬的她最忘不了的美食还是年少时哥哥煮的金寨吊锅。他们中也有像向小荡、红红这样刚起步的美食创作达人。由于爱吃、懂吃,他们便随手在快手上分享家常菜,却收获了几十万粉丝的关注和点赞,让自己的生活多了一种可能。

读书 | 用食物维系乡情,21位美食创作者娓娓道来吃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在这些美食创作者的故事里,打动人心的不仅是食物丰富的滋味,更是背后的情意。

这些故事里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拥有 1400 万粉丝的“农村会姐”拍美食短视频的初衷竟十分简单,只是记录3个孩子成长的点滴日常,她希望他们长大后再看到这些画面时能记起妈妈是怎么腌肉、揉面团的。

这些故事里有小辈用满桌美食对长辈给予的毫无保留的爱的回应。“00 后”美食创作者“钞可爱”在见识了大都市的精彩之后,甘愿回到小山村,陪伴爷爷过起了每天撵鸡撵鸭的山居生活,对她来说,幸福不过是复刻一碗爷爷最拿手的四川自贡冷吃兔当下酒菜。

一道菜也会成为爱情故事的注脚。“乡野丽江娇子”第一次吃到丽江腊排骨还是在和现在的丈夫第一次约会时,那是在大学小吃街上的一家不知名的饭馆里,后来这道菜成了他们婚后餐桌上的“常客”。

不少中国人都有些含蓄,只有在围坐一桌吃饭时才会吐露半分情感。这些做法各异的肉菜背后,有人们对情感的珍重和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读书 | 用食物维系乡情,21位美食创作者娓娓道来吃的故事 - 天天要闻

美食也拨动了人们命运的齿轮。有的美食创作者尝试发表美食短视频的起因是,线下店铺经营不善,日子捉襟见肘,总要想点别的出路。他们想到自己爱吃也爱捣鼓吃,就尝试着和屏幕对面的网友分享自己店铺或餐桌上的每一道菜,没想到却做出了名堂,收获了不少粉丝的支持,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就像美食创作者“条件有限”说的,他曾经每天进电子厂,在流水线上工作,下班就回家吃饭、睡觉,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平淡如水,没有奔头,没想到一台简单的设备、一个小小的屏幕,却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快手背后的短视频直播时代,让更多的普通人成为美食创作者,得到了被看见的机会。他们不仅能“拥抱每一种生活”,更能“拥抱每一种好生活”。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这些美食创作者的心态却很从容、平稳:河南濮阳的“农村会姐”仅在快手上的粉丝就已破千万,但她却没有搬到城里的楼房里,依然和丈夫及3个孩子守着村口的小院。用她的话说:“打开门就是一棵苹果树和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老美了,全是钢筋水泥的城市可比不了这里。”家住黄土高坡的“陕北霞姐”一听到别人喊她网红,脸就更红了。她还不那么适应人们的注目,有时走在街上被粉丝认了出来,她只疑心是自己穿错了衣服,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聊起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规划,他们不会描摹太多宏伟蓝图,而会更关心真实生活的具体问题:肉有没有腌到位;今年冷得晚,腊肉的肉质紧实吗;地里摘的二荆条能不能逼出仔兔的香气……

读书 | 用食物维系乡情,21位美食创作者娓娓道来吃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们也不自觉地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渐渐舒展眉头。通过短视频的声音和视频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另一种远方的生活:溪流流淌,黑山羊临溪饮水,西风吹过高山,带来了熏房里腊肉的松木香;炊烟升起,等到村落亮起星豆般的灯光,人们知道一天的忙碌结束了,又到了围着一炉黄土豆腊肉火锅聊家常的时间。

好好吃饭、认真生活,怀抱一颗平常心,同时勤恳努力,用记录、分享来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所有快手创作者朴素而珍贵的生活哲学。

我们仍记得在稿件筹备阶段,快手美食创作者“牧民达西”打来的一个视频电话。屏幕那头的他对着镜头,悠悠地说:“我就想让你们看看这远处的牛羊,听到了吗,来自我们草原上的风正呼呼地吹着。”就这样,呼伦贝尔的风也吹进了后厂村的办公室。

我们也想把这阵风带给大家,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里,看看天南地北的各种肉菜的做法、热气腾腾的日常,回想记忆里那道独一无二的肉菜的味道,拾得一分闲趣。

让我们在熟悉的村风间探寻食物的味道,体会快手美食创作者的生活哲学,一起慢下来。

  作者: 陈思诺

文: 陈思诺图:出版社提供编辑:周怡倩责任编辑:朱自奋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