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7月5日,东京的街头和平常没两样。但如果你刷过日本的社交媒体,会发现另一番景象。7月5日灾难的标签还在热搜上挂着,只是热度比昨天降了不少。毕竟,那个传得沸沸扬扬的“末日预言”,说的就是今天。这事得从一本三十多年前的漫画说起,它差点让整个日本陷入恐慌,连政府都不得不出面回应。
凌晨4点18分,东京涩谷的十字路口空荡荡的,只有几个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按照那本《我看见的未来》漫画里的说法,这一刻日本该天崩地裂了。可等了半小时,别说大地震,连个轻微晃动都没有。直播弹幕里开始刷屏:“白等了”“原来漫画真的是漫画”。
这漫画的作者叫田木凉,1991年出书的时候压根没人搭理。直到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夺走两万人性命,福岛核电站炸了,大家才发现她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2011年3月大灾难”。这下可炸了锅。2021年修订版一出来就卖疯了,里面说2025年7月日本有“真灾难”,后来干脆把日子定在了7月5日。这阵子日本可没少为这事折腾。
香港和泰国的航班大部分被取消了,旅行社的员工急得团团转。地方知事们更头疼,德岛县的后藤田正纯天天在电视上劝大家:“别信谣言,该干啥干啥。”可架不住有人慌啊,超市里的矿泉水和压缩饼干又被抢空了,跟2011年地震前一个样。
有意思的是,田木凉自己后来也松口了,说7月5日“不一定会发生”。可恐慌这东西,一旦传开就收不住。结果呢?7月5日就这么平平静静过去了。鹿儿岛那边倒是有个3.2级的小震动,连杯子里的水都没晃出波纹。那些守着直播等“末日”的人,骂骂咧咧关了手机上班去了。
说到底,这事最该琢磨的不是预言准不准,而是日本人心里的那根弦。住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上,谁不是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1946年南海海槽地震的惨状还在教科书里躺着,2011年的废墟刚清理干净没多久。政府把防灾手册发到每家每户,地铁里每月都播疏散指南,可真到了节骨眼上,还是有人宁愿信漫画,不信地震局。
其实啊,田木凉的漫画就算蒙对一次,也成不了科学。但它提醒了我们,在灾难面前,恐慌情绪的扩散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