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哈尔滨市通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民警,您刚才接到的那个00开头的电话是诈骗电话,千万别转账!”这样的预警电话,通河县公安局的民警们每天要打出成百上千个。面对花样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通河县公安局深入推进“反诈宣传月”纵深开展,积极创新,奏响反诈“三重奏”,只为牢牢捂住咱老百姓的“钱袋子”。这“三重奏”究竟怎么“奏”?一起来听听!
奏响“精准研判”前奏曲
“哎呀,警察同志,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那个电话来得及时,我这养老钱差点就转给骗子了!”刚刚被成功劝阻的王大爷,在电话里对着反诈民警连声道谢,心有余悸。
精准预警,跑在骗子前面!通河公安依托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组建“反诈尖刀”研判专班,24小时不间断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火眼金睛”式的筛查分析。一旦发现疑似被骗的苗头或高危通话,系统瞬间“亮红灯”,民警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或上门进行精准劝阻拦截,争分夺秒按下“止损键”,把诈骗扼杀在“转账前”,这就好比给潜在受害人装上了“电子护盾”!
奏响“全域宣传”进行曲
“侯警官,您说这‘刷单返利’到底有啥猫腻啊?”在社区反诈小课堂上,李阿姨好奇地问。“阿姨,您记住喽,‘天上不会掉馅饼,刷单返利是陷阱!’您想想,动动手指就赚钱的好事,凭啥轮得到咱?那都是骗子抛的‘鱼饵’!”民警用大白话讲得生动形象,引得现场居民阵阵笑声和点头。
通河公安使出“十八般武艺”搞宣传,不仅有传统的横幅、海报、宣传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还玩转新媒体!短视频、反诈情景剧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推出“反诈快递”、“反诈菜市场”,把反诈提醒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群众收快递、买菜时都能“瞟一眼、记心上”。同时,针对学生、老年人、财务人员等易受骗群体,量身定制宣传方案,开展“面对面”宣讲、模拟诈骗测试,提高“免疫力”。
奏响“宣讲回访”和谐曲
“王警官,我现在可警惕了!陌生链接绝对不点,要转账的电话先打110问问!”曾被冒充“公检法”诈骗的事主刘女士,在民警上门回访时坚定地说。“经过你们上次那么详细的讲解,还有给我的‘反诈宝典’,我现在可是家里的‘反诈宣传员’了!”
宣讲不是一阵风,回访巩固见真功!通河公安坚持“一案一回访、一人一档案”,对已发案件事主和成功劝阻对象,民警不仅及时上门或电话回访,了解其心理状态、被骗细节,更重要的是进行“二次深度反诈宣讲”,剖析诈骗手法,强化防范意识,帮助事主真正“吃一堑,长一智”。同时将回访中了解到的诈骗新动向、受害人心理特点等,及时反馈给团队,不断优化工作策略,形成闭环管理。让每一次回访都成为一次防范意识的“加固工程”。
从数据云端到街头巷尾,从警民联动到全民参与,通河县公安局用反诈“三部曲”奏响平安乐章。这场阳光下的守护行动,正以法治的力量为群众的“钱袋子”筑起安全屏障。(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