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大爆炸后,中国卫星紧急变轨,向全世界秀出不一般的实力

2022年10月12日18:39:22 科学 1097

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人为破坏,大量天然气发生泄露。中国的高分五号02星紧急调往事发地上空收集数据,并成为首个得出天然气泄露量精确估数的国家。

这次探测不仅向世界展示了高分五号02星的强大高精度探测性能,也体现出了中国民用遥感卫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变轨能力。

北溪管道大爆炸后,中国卫星紧急变轨,向全世界秀出不一般的实力 - 天天要闻

高分5号02星监测北溪天然气管道

说道这件事,其实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中国的民用卫星都已经拥有快速变轨能力的话,那么中国的军用卫星很可能也拥有相同级别甚至更高的变轨能力,能够更好的满足解放军对时敏目标的探测需求。

同时这也意味着解放军已经具备使用卫星对时敏目标进行精确追踪,并引导远程导弹发起超视距攻击的能力。

北溪管道大爆炸后,中国卫星紧急变轨,向全世界秀出不一般的实力 - 天天要闻

中国侦察卫星探测时敏目标示意图

对于那些依赖大型水面舰艇横行霸道,觊觎中国的敌对势力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受卫星轨道高度影响,除了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能够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能够长时间停留在同一区域上空以外。其他所有轨道的卫星都需要环绕地球进行公转。

这导致了卫星只有在以特定轨道飞行的情况下,才能在特定的时间窗口,出现在目标区域上空。因此侦察卫星在对地面进行侦察时,往往有着较大的侦察空窗期,难以有效追踪快速移动的时间敏感目标

北溪管道大爆炸后,中国卫星紧急变轨,向全世界秀出不一般的实力 - 天天要闻

卫星轨道示意图

同时,因为有着轨道的限制。卫星想要变更侦察区域的话,就需要对卫星本身的运行轨道进行更改。

考虑到卫星在发射后就无法进行燃料补充,因此卫星的变轨机会是用一次少一次,很多卫星终其一生都只能在同一轨道上飞行。

这种双重限制导致了许多侦察卫星并不具备追踪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反过来说,想要用卫星对时间敏感目标进行追踪,就必须要打破这些限制。

目前主流的打破限制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是卫星的数量要足够多。用大量的卫星来填补公转时产生的空窗期,进而提高目标地区的侦察刷新率,实现对时敏目标的追踪。

解放军建立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中的卫星侦察体系就是采用这种侦察模式,能够将目标地区的刷新率提高到20-30分钟。

北溪管道大爆炸后,中国卫星紧急变轨,向全世界秀出不一般的实力 - 天天要闻

中国卫星拍摄到的美国航母

第二,是让卫星携带足够多的燃料,获得更多的变轨机会。这样即便卫星数量少,也可以通过持续性的更换轨道来实现对目标持续的探测。

在此次北溪天然气管道泄露事件中,中国的高分五号02星就是通过实时变更轨道的方式飞临目标上空,收集泄露数据。

当然,高分五号02星会采用变轨的方式来收集北溪管道的泄露数据并不是因为高分卫星数量不足。

相反,高分卫星的数量多达35颗,即便是对比一些国家的军用卫星,这个星座规模也相当大了。

此次任务之所以会派高分五号02星收集天然气的泄露数据,主要是因为高分5号02星上搭载了可以探测天然气的高光谱载荷。

北溪管道大爆炸后,中国卫星紧急变轨,向全世界秀出不一般的实力 - 天天要闻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露

整个高分卫星星座中,只有这一颗卫星能够对天然气泄露规模进行精准探测。在其他卫星无法胜任这一任务的情况下,高分五号02星只能采用变轨的方式去探测北溪天然气管道。

不过,高分五号02星以及它所执行的探测天然气任务毕竟属于特例。所以只需要靠变轨侦察就能应对,没有必要像军用侦察卫星一样组建大规模的侦察星座。

毕竟航行在海面上的大型舰船可比需要用特殊光谱载荷才能探测到的天然气要容易看见的多。配合20-30分钟的侦察刷新率与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解放军完全有能力对不怀好意的大型水面舰艇进行实时追踪与打击。

当然,中国不会建立以探测天然气泄露为主要任务的侦察星座,并不意味着中国后续不会继续发展高分5号02星这种民用精准监测卫星。

因为随着中国对于气候变化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好的收集全球气候数据,相关的监测卫星数量也必然会越来越多。

北溪管道大爆炸后,中国卫星紧急变轨,向全世界秀出不一般的实力 - 天天要闻

高分卫星概念图

尤其是在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大量温室气体泄露之后,全球气候必然会迎来一波突变,中国有必要继续发射新型的监测卫星来收集气象数据。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北溪天然气管道泄露虽然远在天边,但并非与我们自己无关。因为这起事件虽然给了中国卫星展现探测能力的机会,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能源安全的警钟。

在敌对势力有可能将能源供应链视作打击目标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继续发展高分5号02星这种先进民用监测卫星,也要进一步提高卫星探测能力,建立以攻代守的防御体系。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避免北溪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 天天要闻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论文疑似AI生成率82.54%。” 5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将刚刚完成的研究秀场直播产业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他发现,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耗时3年扎根基层、追踪多个真实案例写成的内容。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
神奇动物在山东⑥丨东方白鹳的田园生活vlog - 天天要闻

神奇动物在山东⑥丨东方白鹳的田园生活vlog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提前100万亿亿亿亿年?科学家最新警告:宇宙终结倒计时已启动 - 天天要闻

提前100万亿亿亿亿年?科学家最新警告:宇宙终结倒计时已启动

各位宇宙探索爱好者们,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既震撼又充满诗意的话题——宇宙的终极命运。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比科学家们原先设想的“寿命”要短得多!一、惊人发现:恒星残骸正悄然“蒸发”传统理论认为,中子星和白矮星这类恒星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 天天要闻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最近,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白洋淀观测到低斑蜻的成虫种群活动,经上海海洋大学专家鉴定,确定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极度濒危物种——低斑蜻。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标志着白洋淀经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已成功重建符合清洁指示种生存的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外代二线)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大食蚁兽。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海岛狐蝠。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棉冠狨。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 天天要闻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北京的春天很短。这或许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识。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立春时节,天气还异常寒冷,可以说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判定入春,在气温上倒是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气候季节划分》,北京的入春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时,北京城内已是春暖花开,公园里的山桃、樱花、玉兰等争相开放,其他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