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很短。这或许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识。
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立春时节,天气还异常寒冷,可以说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判定入春,在气温上倒是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气候季节划分》,北京的入春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时,北京城内已是春暖花开,公园里的山桃、樱花、玉兰等争相开放,其他的植物也大多含苞待放。同样,按照《气候季节划分》里的标准,北京大概在5月中旬便已入夏。
然而,鸟儿们的春天似乎更长一些,它们能比我们人类更早感知到春天的到来。正如苏轼所说:“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稍微留意一下身边鸟类的行为,在2月初,就能看到一些开始筑巢的喜鹊,沼泽山雀、普通䴓等也开始为了求偶而不断地在枝头大展歌喉。
本文内容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5月9日专题《四时京城》的b03版。封面图出自“大中华城市漫游记”丛书之《北京漫游记》(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丁友情/绘。
白头鹎和乌鸫是“新北京鸟”
一般而言,在北京城内,几乎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喜鹊、灰喜鹊、麻雀、珠颈斑鸠、白头鹎以及乌鸫这几种鸟类。
喜鹊、麻雀和灰喜鹊,这三种算是北京的留鸟,都是常驻居民,喜鹊和麻雀可以说是遍布北京的各个角落,灰喜鹊则相对更喜欢绿化比较好的环境,若小区内没有高大树木,倒是不一定能看到。
灰喜鹊,胡运彪/摄。
珠颈斑鸠很多人应该都见过,但可能叫不上它的名字。如果你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不太高,可以稍微留意一下窗台外,春节过后没多久,就会听到“咕咕~咕~~~”的鸟叫声,这就是珠颈斑鸠的声音。如果运气更好一些的话,它还有可能在窗台的花盆里或者空调外机的支架上筑巢,和你做上大半年的邻居。作为一种可塑性很强的鸟类,珠颈斑鸠在选择营巢位置这一点上可以说比较完美地适应了城市生活,把筑巢位置从树上很平顺地过渡到了人类的建筑上。
珠颈斑鸠,胡运彪/摄。
我的单位位于王府井附近,这里的游客熙熙攘攘,然而就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在一家饭店门口的立柱上,一对珠颈斑鸠在这里繁衍了好几代。不过,让珠颈斑鸠在阳台上做巢也需要一定的运气,我家阳台上经常有珠颈斑鸠光顾,但它却选择了我家楼上邻居家的空调外机,我特意准备的空花盆没能入它们的法眼。
与喜鹊、灰喜鹊、麻雀和珠颈斑鸠相比,白头鹎和乌鸫算是“新北京鸟”。根据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观测数据,这两种鸟类有比较明显的北扩现象,在最近二十来年里,它们在北京越来越常见。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曾经在天坛开展过多年的鸟类监测工作,我曾参与过几次,也非常有幸分析了他们自2003年以来的鸟类调查报告。
白头鹎,胡运彪/摄。
根据调查结果,2005年调查人员在天坛首次记录到乌鸫,2008年起开始每月都能观察到乌鸫且数量有上升趋势,2015年起数量开始稳定。白头鹎比乌鸫进京要早一些,2003年开始观测的时候就有记录,但数量一开始也是呈增长趋势,一直到2009年以后才相对稳定。
乌鸫可能是很多人都会错认甚至叫错名字的鸟类,因为它的身体大部是黑色的,只有嘴巴是黄色的,很多人会把它们当成小号的乌鸦。如今,乌鸫在北京已经非常常见,小区、校园、街边的绿地、各类城市公园,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
乌鸫,胡运彪/摄。
每年的3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4月下旬甚至5月上旬,在清晨时分,或者上班路上,稍微留意一些的话,可以听到一种很悦耳且多变的鸟叫声,有时是婉转的哨声,有时是比较单调尖细的声音,还有些时候是类似电动车报警声的声音。
这些声音都是乌鸫发出来的,它们有着很强的效鸣能力,可以学习多种不同的声音,因此也有“百舌鸟”的俗称。同珠颈斑鸠一样,乌鸫也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鸟类,它们中的一些,也把筑巢地点从乔木上迁移到了人类的建筑上,只不过比珠颈斑鸠稍微挑剔一些。
与乌鸫相比,白头鹎稍微低调一些。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们也会在枝头肆意鸣唱,却没有乌鸫那么强的学习能力,翻来覆去的总是那么一两句,而且它们还坚守着自己的本能,坚持在乔木上筑巢。不过,有时它们也会给我带来很多惊喜。我家门前是一个很小的小花园,单元门口正对着一株不太高的玉兰树,在2022年至2024年,这棵玉兰树上每年都有白头鹎在此筑巢繁殖。
常见水鸟非绿头鸭莫属
北京五环内,大大小小的公园有很多,很多公园都有比较大的水域,这些水域给许多涉禽和游禽等水鸟提供了迁徙停歇或者繁殖的场所。
北京公园里最常见的水鸟非绿头鸭莫属,它们中的一些已经长期定居北京城区,习惯了游客的存在,并不怕人,非常容易观察。每年2、3月份,逛公园的时候稍微留意一些,很容易观察到绿头鸭的求偶行为。还有一种比绿头鸭小一号的游禽,经常被游客当成“小野鸭”,那就是小䴙䴘。
小䴙䴘,胡运彪/摄。
和“小野鸭”不同的是,小䴙䴘善于潜水,经常在水面上玩消失,然后从十几米左右的地方再冒出来,这是因为它们要潜水捕鱼。大概在3月初至4月初,小䴙䴘们便开始各自占据适宜的位置,不时地用声音宣示着自己的地盘,在水面上疾驰驱赶有意或者无意的入侵者。
除小䴙䴘外,黑水鸡也是公园里比较常见的水鸟,水中有挺水植物的公园里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同小䴙䴘一样,它们也有占区行为,会驱赶入侵的同类,但和小䴙䴘却似乎能各自安好,互不干扰。
黑水鸡,胡运彪/摄。
如果在3月份去到玉渊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海子公园、圆明园或者颐和园等水面比较大的公园,还能看到一种非常漂亮的鸟类,观察到它们的求偶舞蹈,这就是小䴙䴘所在的䴙䴘家族中,在国内有分布的最大的一种——凤头䴙䴘,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专门去拍摄它们的求偶行为,前段时间,演员李现在玉渊潭拍摄的鸟类中便有它们。
凤头䴙䴘正在通过递送巢材示爱,胡运彪/摄。
公园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大鸟”——苍鹭,它们有“三长”——嘴长、腿长、脖子长,喜欢站在浅水处或者水中的大石头上,静静地等待鱼儿游过它们的身旁,然后快速出击。它们这一颇有些“守株待兔”的捕食行为,也让它们得到了“长脖子老等”这一外号。春季是苍鹭最好看的季节之一,它们头部的两条丝状饰羽暗示着它们为繁殖做好了准备。
在南海子、稻香湖、颐和园等地,有它们的集群繁殖地,大树上布满了它们的巢。苍鹭的身影几乎遍布北京的各大湿地,山区河流中的它们可能会选择崖壁上筑巢,而生活在野鸭湖等大型湖泊的个体则选择在芦苇丛里搭建自己的育儿场所,这也是它们主动适应不同环境的表现。
奥森里的苍鹭,胡运彪/摄。
除了绿头鸭、小䴙䴘、黑水鸡、苍鹭、凤头䴙䴘外,春季在北京城区公园中还比较容易见到鸳鸯、骨顶鸡、夜鹭,以及戴胜、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棕头鸦雀、大山雀、金翅雀等各类鸟类。对于没有观鸟基础的人来说,早春时节,也就是4月之前,得益于没有树叶遮挡,观察到这些鸟类是比较容易的,不妨在这个时节多去公园里转一转。
戴胜,胡运彪/摄。
北京雨燕的季节
一些北京地区的夏候鸟往往需要等到春天开始或者过半的时候才能回到北京,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北京雨燕。远在非洲南部越冬的它们,在每年的年初便动身,飞越大约14000公里,回到北京。
一些动身比较早的个体,在3月中下旬便已到达,但大部队一般需要到4月中旬之后。这时北京的古建筑、护城河、立交桥下,就会响起北京雨燕那此起彼伏且略有些刺耳的叫声——属于它们的季节开始了。
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中的燕子,则是家燕和金腰燕的统称,它们每年回到北京的时间与北京雨燕接近,但由于城区缺少供它们筑巢的平房等建筑,反而在市区并不太常见。
2022年,我曾在老舍故居旁边一家四合院的大门处,发现过筑巢的家燕,但2023年和2024年,在同一位置都没能再发现它们回来的迹象。不过,有些公益机构曾经开展了家燕的招引工作,在一些平房等建筑上提供一些便于家燕筑巢的设备。希望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除了前面提到的留鸟和夏候鸟,还有很多鸟类在春季迁徙时会经过北京,并在此稍作停歇,例如大天鹅、小天鹅、灰雁、豆雁、普通秋沙鸭、鹊鸭等各种雁鸭类,还有凤头蜂鹰、苍鹰、乌雕等猛禽,黑翅长脚鹬、凤头麦鸡等鸻鹬类,以及灰鹤、大鸨、普通鸬鹚等大型鸟类。
普通秋沙鸭雄鸟,胡运彪/摄。
此外,还有许多小型鸟类,例如红喉姬鹟、红喉歌鸲、黄眉柳莺、黄腰柳莺等各种小型的雀形目鸟类。这些过境的鸟类各自有着不同的日程表,3月的时候,一般是各种雁鸭类以及灰鹤、大鸨等,市区公园看到的概率不是很大,一般需要走得更远一些,例如沙河水库、野鸭湖、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等等,颐和园倒是有一定的概率看到比较多的雁鸭类,非常适合不太爱出远门的朋友。
如果喜欢观察猛禽的话,4月的时候一定要去百望山转一转,这里是北京非常适合观察猛禽迁徙的观测点,运气好的话,一天看个几百只猛禽不是问题。4月中下旬开始,各类柳莺也会陆续迁徙经过北京,只不过它们比拇指大不了多少,再加上北京的植物基本上已经枝繁叶茂,普通人观察起来确实相对费劲一些。
凤头蜂鹰,胡运彪/摄。
时间来到5月,湿地公园里的芦苇已经陆陆续续地长高,一种叫起来类似“呱呱叽”的鸟儿也回来了——东方大苇莺即将展开它们新一年的繁殖季,而伴随着它们而来的,还有大杜鹃“布谷~布谷~”的叫声,此时北京的春天便已到了尾声,珠颈斑鸠、绿头鸭、凤头䴙䴘、小䴙䴘等鸟类的小宝宝有些都已离巢,乌鸫也开始辛勤地孵卵或育雏,北京雨燕和家燕也进入了繁殖季,繁忙的夏天就这么悄悄地来到了。
观鸟“小白”春季观鸟指南
1.文明观鸟很重要,观鸟或者拍鸟不能干扰鸟类的正常生活。
2.从家门口开始,一般来说,家门口的鸟类通常不怕人,易于观察,稍微留意一些的话,观测到十几种没有问题。
3.找一个队伍。北京地区有很多公益以及收费的鸟类观察活动,可以多加关注,这里推荐一些中国观鸟会以及自然之友野鸟会,这两家机构在天坛、圆明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都有公益的观鸟活动,有经验丰富的带队老师指导,可以帮助观鸟小白快速提升观鸟水平。
4.有条件的话,买一个自己趁手的望远镜,再买几本鸟类方面的图鉴。
颐和园停歇的普通鸬鹚和苍鹭,胡运彪/摄。
北京观鸟地点推荐:
城区:景山、北海公园、天坛、玉渊潭、柳荫公园、紫竹院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植物园、百望山、香山、园博园、圆明园、颐和园、南海子公园、温榆河公园等各类大大小小的市区公园以及各个大学的校园,能够观看到近百种常见鸟类。
红嘴蓝鹊,胡运彪/摄。
远郊区:沙河水库、怀柔水库、十渡、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白河峡谷、野鸭湖、汉石桥湿地、百花山、小龙门林场等,这些地方能看到一些在市区很难见到的罕见鸟种或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但部分地点属于自然保护区,前往观鸟的话需要遵守保护区的相关管理条例。
作者/胡运彪
编辑/荷花 商重明
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