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广州增城,荔枝红透枝头。来自荷兰的运动爱好者安妮(化名)捧着刚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脸上却难掩因腰腿痛带来的愁容。谁料想到,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旅程,竟让她在岭南之地,邂逅了驱散数月病痛的“东方智慧”。
10分钟微创术:针尖上的“精准狙击”
近日,增城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科)诊室里,安妮扶着腰部,用生硬的英语配合手势比画。曾伟权主任医师团队打开翻译软件、铺开解剖图谱,主治医师周剑鸿用钢笔在纸上画出l5/s1椎间盘的位置,梁泽干中医师则模拟直腿抬高试验——当安妮因疼痛蜷缩身体时,护士廖锦玲立刻递上热敷包。
“我们用 ct 影像指着突出的髓核,安妮点头说‘yes! that's it!’” 曾伟权回忆,患者眼中闪过的光亮,让团队笃定了诊断方向:腰椎间盘突出继发神经根压迫。这场持续2小时的接诊,没有流利的外语,却靠绘图、手势和反复确认,在医患间搭建起信任桥梁。
完善影像学检查后,该团队制定了“阶梯治疗”方案:先尝试中药封包、牵引等保守疗法,若效果不佳则启动微创介入。一周后,安妮的疼痛仍反复发作,手术指征明确。
手术室里,c型臂x光机投射出淡蓝色光影。周剑鸿手持穿刺针,如执毛笔般稳健—— 在影像引导下,针尖以毫米级精度刺入l5/s1椎间孔,消炎镇痛药物如“精准导弹”浸润受压神经根。“done!”当针头退出的瞬间,安妮突然用中文轻呼:“不痛了!”计时器显示,手术仅耗时10分23秒。
中医康复“组合拳”:让郁金香与艾草香共鸣
手术后次日,安妮的病房里飘起了川芎、独活的药香。这剂辨证开出的独活寄生汤,让她不禁感叹:“腰背像晒着荷兰的阳光,暖暖的。”针灸师手持蕲艾条悬灸腰阳关穴时,她盯着穴位图好奇地说:“这和阿姆斯特丹的热疗完全不一样,温温的能量好像能渗到骨子里!”
让安妮称奇的是中药封包疗法——炒热的吴茱萸与粗盐装入布袋,隔着纱布敷在痛处,“就像有双温暖的手一直在轻轻按摩”。火龙罐治疗时,罐体内的艾条随陶罐游走渗透,后腰渐渐浮现的淡红痧痕,被她笑着比作 “郁金香在晨光中绽放”,还特意拍下来发给远方的家人。
中药透药疗法更是新鲜体验:电极片固定在安妮的肾俞穴,当归、川芎药液借着中频电流渗入深层。她说,电流像小鱼在皮肤下游动,药味好像顺着骨头缝钻进去了。同时, 康复师还教她用伸筋草药汤热敷,打趣说这是 “给腰椎做荷兰式spa”。
这剂“中医组合拳”,让安妮的康复进程远超预期,喜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病房里,她将晒干的艾草与从荷兰带来的郁金香干花装进玻璃瓶里——东方草药的清香与西方花卉的雅致在此相遇,恰如这场跨越国界的治疗,用中西医结合的智慧,写下最动人的健康注脚。
文|记者 马灿 通讯员 郭翠萍 王杰 廖锦玲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