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华子,能不能把阿司匹林换成吲哚布芬?华子说,这两个药物都是非甾体抗炎药物,都有抗血小板作用,但还是有所区别,不建议随意替换。
两者在抗血小板的作用上相似,但是在药效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等多个方面有区别。从长期用药的角度来看,阿司匹林的性价比要高于吲哚布芬;但是吲哚布芬的不良反应更少,有胃肠疾病或是手术前可以选用,风险更低。
一、抗血小板的优势不同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不可逆,每天服用1次即可产生药效,用药依从性较好,但是停药之后需要7天左右,血小板才能完全恢复功能。
吲哚布芬对血小板的抑制是可逆的,每天需要服用2次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停药24小时即可恢复血小板功能。但是服药次数多,容易出现漏服、多服等情况,用药依从性差一些。
所以吲哚布芬适用于需要择期手术的人,停药时间短,心血管风险和出血风险更低。
二、不良反应吲哚布芬更低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发挥作用,但没有选择性,会影响前列腺素的生成,削弱前列腺素对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容易造成消化道损伤(如胃溃疡、胃出血等);小剂量阿司匹林还会影响尿酸排泄,会升高血尿酸水平。
吲哚布芬对环氧化酶有选择性,对前列腺素影响很小,所以吲哚布芬的对消化道的损伤小,也不影响尿酸水平。有消化道疾病以及潜在风险者或是有高尿酸血症、痛风者,选择使用吲哚布芬的安全性更高。
三、性价比阿司匹林更高
抗血小板通常需要坚持长期治疗,阿司匹林应用于临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效性、可靠性都得到了充分验证,而且价格便宜,在长期用药时性价比高。
吲哚布芬上市晚,价格较贵,用药成本较高。所以更多的时候是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品,在出现阿司匹林抵抗,或是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时使用。
吲哚布芬不能用于孕妇以及哺乳期;阿司匹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有子痫风险的孕中期,慎用于哺乳期。
四、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阿司匹林与吲哚布芬是同类药物,两者不能联用,在需要“双抗”治疗时,两者可以分别与氯吡格雷或是替格瑞洛联用。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不可逆,长期抗血小板的强度更高,而且每天1次服药更方便,价格也十分低廉。所以如果没有消化道风险或是手术需求,建议选择阿司匹林。
吲哚布芬对血小板的抑制可逆,不良反应少,短期对血小板的控制更灵活。但每天需要2次服药,价格较贵,如果有消化道损伤或是手术时,选择吲哚布芬更为适合。
总结一下,阿司匹林与吲哚布芬是同类药物,都用于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的效果更强,价格便宜,但容易损伤消化道;吲哚布芬药效控制灵活,不良反应小,但价格更贵。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