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
天渐渐热起来,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疲惫,口渴汗多,会觉得脘腹胀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腹满腹泻、胸闷气短。
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盛夏暑邪的2个特点有关:
一个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第二个是暑多挟湿。湿性重浊黏腻,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方面的问题。
因此小暑时节要特别注意两个脏腑的养生,一个是心,另一个是脾。送你10个养心健脾小妙招。

10个养心健脾小妙招
01
泡杯清火茶
如果觉得心情郁闷,经常有压抑的感觉,可以用一些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茶饮,如茉莉花、薄荷。
如果心火比较亢盛,比如总是心情特别烦躁,而且伴随有口舌生疮、口干舌燥的现象,可以泡一些清心火的药茶,比如竹叶、莲子心。
02
揉揉内关穴
伸臂仰掌,在小臂内侧可以触摸到两条明显的条索状筋,从腕横纹向上量三横指,在两条筋之间就是内关穴。

左右手交替压揉,每次30下,每日2-3次。能有效缓解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03
拍打阴陵泉
阴陵泉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内侧骨凹陷处就是阴陵泉。

对此处进行按揉拍打,每次约5分钟,可健脾利水排湿。
04
喝点三豆饮
三豆饮由赤小豆、黑豆、绿豆构成。
赤小豆可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绿豆可清热解毒,黑豆可养血平肝,益肾滋阴。
将豆子清洗干净后浸泡两小时以上,锅中加入适量水,水开之后转小火,将豆子放入熬煮约30分钟。
注意
少许人饮用后易出现胃肠胀气。绿豆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饮。高尿酸人群请咨询医生后服用。
05
醒脾健胃试三方
生蒜泥10g,糖和醋少许,饭前食用,有醒脾健胃之功效,可预防肠道疾病。
山楂条15g、生姜丝5g拌食,有消食开胃之功效。
香菜100g,海蜇丝50g,食盐、糖、醋少许拌食,有芳香开胃健脾的作用。
06
运脾益胃喝点粥
可选用各种药粥运脾益胃,如莲子50g、白扁豆50g、薏苡仁50g、大米100g煮粥;
或银耳20g、百合10g、绿豆20g,加入糯米100g煮粥;
或山药50g、茯苓50g、炒焦粳米250g煮粥。
07
疗疾缓解胃肠病
受寒腹泻者,取吴茱英3g,白胡椒8粒,研磨成粉,然后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在脐周即可。
湿热腹泻者,可用车前子、六一散(滑石、甘草)敷脐。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注意
不适合贴敷者可以试试睡前摩腹,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推摩腹部,每次36圈,每天操作2次,以腹部温热、有舒适感为佳。
08
动一动可健脾
青壮年在每日起床后和入睡前仰卧于床上,做仰卧起坐运动,也可早晚适当散步、慢跑、打太极拳。
老年人则可做上一个小妙招中的摩腹,每天l~2次。
09
泡脚缓解关节疼
夏季泡脚更容易疏通腠理、活血通经、祛除体内寒凝之气,对于缓解关节疼痛效果较好。
取生姜100g,艾叶20g,洗净后冷水浸泡20分钟,再煮沸后煎煮10~15分钟。待温后即可用作泡脚,浸泡20分钟,睡前泡脚效果更佳。
10
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利水渗湿之功,是夏季的保健要穴。

双手中指或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同时按压于双侧足三里,以局部明显酸胀为宜,缓慢渗透揉动,50次为一组,每日早晚各两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