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上海情况如何?中疾控提醒

2025年05月17日14:40:24 健康 4112

近期,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5月16日,#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登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上海情况如何?中疾控提醒 - 天天要闻

不少网友还晒出了自己的抗原检测结果:

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上海情况如何?中疾控提醒 - 天天要闻
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上海情况如何?中疾控提醒 - 天天要闻

社交平台截图

新冠阳性率攀升 南方高于北方

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

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7.5%一路飙升至16.2%,增幅超过一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同样不容小觑,由3.3%提高到了6.3%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一些,这或许与南方的气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员流动特点等因素有关。不过,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

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上海情况如何?中疾控提醒 - 天天要闻

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

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此外,除了新冠病毒这个“主角”之外,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在当前呼吸道样本监测中频繁“亮相”,成为较为常见的主要病毒。

监测数据表明,鼻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状态,主要影响人群为14岁及以下的儿童群体,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有关。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则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在0~4岁病例组中,这两种病毒的阳性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上海专家:病例确有上升,以轻症为主

“趋势与我们之前预料的一样,每隔半年至一年,人群抗体水平渐渐下降甚至消失,新冠就会再抬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以中山医院发热门诊为例,每日80余例患者中,三分之一左右是新冠患者。三月流感高峰之后,新冠发病渐渐“爬”了上来。

同样地,在上海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院感办负责人说,近一周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新冠比例接近40%,而最高峰则出现在此前3月至4月间,最高曾达到50%。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同样证实了近期的新冠情况。他介绍,儿童的症状发热、咳嗽、咽痛为主,低热、高热都有,但大多数为超过39摄氏度的高热患儿。“大部分孩子新冠,都是家长传染或者在幼儿园、学校感染,因此,建议感染后仍应做好居家隔离。”

目前看来,这一波新冠低水平小高峰没有特别集中的变异株,也没有人群大暴发。

大部分患者属于轻症,以喉咙痛、咳嗽、流涕为主,不一定有发热,有的患者不测病毒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中招”。少部分患者免疫力低下(如淋巴瘤等),会发展成肺炎等,需要入院进一步治疗。

胡必杰还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自己也中招了,喉咙疼伴轻度咳嗽没有发烧,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半天以后症状就明显改善,两天后顺利转阴。他建议市民:轻症患者对症治疗即可,糖尿病等慢性病群体、老人群体等可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以减少病毒对其他器官带来的损伤。

胡必杰同时补充,普通人群日常生活中不提倡刻意地严格佩戴口罩,适当接触低浓度病毒,“就像打疫苗一样”可以产生部分抗体。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应该及时筛查,新冠、流感、人偏肺病毒等染病症状虽然相似,但治疗手段完全不一样,有的放矢精准施治,可以帮助更快恢复身体健康。

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

但这 3 类人要注意

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轮新冠的症状相对轻,不过这3类人要注意防范:

60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病的人(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等)。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了活跃期,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高,日常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多通风。

● 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 适度运动: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让身体活力满满。

●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

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就医。

来源:新闻坊综合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21岁驼背畸形女孩术后增高5厘米!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勇闯手术“禁区” - 天天要闻

21岁驼背畸形女孩术后增高5厘米!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勇闯手术“禁区”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二病区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脊柱侧弯女孩小莉(化名)。小莉今年21岁,身高160cm,体重仅有35公斤。多年的驼背畸形让小莉的性格非常内向,不善言语。通过外科手术,小莉的身高增长了5cm,背部畸形也有了极大的改观。入院后,脊柱外科李晶教授和王孝宾副教授为其接诊治疗,但初步的检查结果却令...
复旦大学再获1亿元捐赠,重点支持复旦附属医院发展 - 天天要闻

复旦大学再获1亿元捐赠,重点支持复旦附属医院发展

今天(5月17日),距离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还有10天,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成立,重点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基金启动资金1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计划2027年复旦上医创建一百周年之际,基金达成首期5亿规模,到健康中国2030实现时...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 天天要闻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离世此事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将该名游客送至医院的司机发帖称,5月9日,他在网约车平台看到有人发布返回成都的顺风车订单,便和对方取得联系。次日早上8时21分,他抵达出发点后,发现该男子是...
关于八段锦,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 天天要闻

关于八段锦,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总是打呼噜?别不当回事,这4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天天要闻

总是打呼噜?别不当回事,这4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深夜,当你的枕边人发出震耳欲聋的鼾声,你是否曾愤怒地用枕头捂住耳朵?或者自己被鼾声惊醒后,发现喉咙干痛、头痛欲裂?全球有近10亿人正在经历这样的困扰。打呼噜,这个被戏称为“睡眠交响乐”的现象,远不止是噪音问题——它可能是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
想要远离肺气肿并发症,日常必须做到4点,缺一不可 - 天天要闻

想要远离肺气肿并发症,日常必须做到4点,缺一不可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