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2025年05月14日08:13:15 健康 1603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这几年吃素吃得很认真,肉一点都不沾,怎么最近反而总觉得手脚发凉、头晕没力气,是不是身体缺什么?”

一个65岁的退休女教师问了这个问题,她从五年前开始转向全素饮食,自认为吃得清淡健康,甚至常年自制粗粮、豆制品类餐食。

但这半年她开始出现头晕、体力下降,食欲反而变差,检查显示血红蛋白偏低、维生素B12不足,她非常疑惑,明明“吃素更健康”,为何身体却每况愈下。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吃素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也不是所有吃素方式都安全,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营养吸收效率明显下降,摄入不足造成的慢性损耗比年轻人更难以自我调节。

长期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会带来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乃至免疫系统的多重风险,那些本以为是“清淡养生”的行为,实际上可能成为慢性健康问题的根源。

很多人把“素食”当作一种减负方式,以为去掉油脂、蛋白、动物来源就等于减轻身体负担,但事实是,身体不是靠“少”来维持健康,而是靠“准”来维持功能。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中老年阶段,肌肉逐步萎缩,蛋白质的合成效率降低,消化酶分泌减少,这时候如果完全靠植物蛋白,往往吸收率不足。

豆类虽然富含蛋白,但缺乏一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如果没有动物蛋白补充或者科学搭配谷物,就容易导致合成效率下降。

特别是肌少症风险增加,中老年人很可能在体重变化不大的前提下,丧失骨骼肌含量,从而出现走路缓慢、爬楼费力、易摔倒等问题。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除了蛋白质问题,维生素B12也是完全素食人群最容易缺乏的一项,它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蛋类、奶制品中,植物中几乎没有有效来源。

缺乏B12不仅引起贫血,更可能诱发神经病变,如手脚麻木、认知障碍,甚至会加重老年痴呆进程,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缺乏发展缓慢,不易被早期察觉,一旦神经系统受损,修复过程非常缓慢。

如果不讲究搭配,仅靠素食获取铁、锌等微量元素也存在明显不足,植物来源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低,还容易受草酸植酸等成分影响。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而中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进一步降低吸收效率,长期低铁状态,会导致慢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疲劳感增强。

一些老年女性出现反复感染、指甲脆弱、皮肤干燥,追溯根源往往是慢性铁摄入不足,补充植物性铁元素虽可作为辅助,但吸收率通常低于10%,无法满足日常损耗的补偿。

很多中老年人一边严格素食,一边控制食量,认为这样能保持体重稳定,避免三高问题,但限制过度恰恰造成基础代谢率持续下降。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一旦长期处于低热量摄入状态,机体会进入节能模式,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体温和消耗,最终出现怕冷、便秘、情绪低落等代谢性适应现象。

中老年人本身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再加上热量波动大,可能导致餐后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这种状态并非疾病,却持续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还有一些人虽然保持食量不算少,但饮食节奏紊乱,不吃早餐、晚餐偏晚、进食速度快,这些都在慢性破坏消化节律,中老年人肠道蠕动变慢,需要规律饮食来维持胃肠激素的分泌节奏。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如果常常不定时进餐,胃排空时间不一致,会增加胃黏膜暴露在酸环境中的时间,引发胃酸反流、胃炎甚至慢性萎缩性胃病

很多人以为这些都是年龄问题,实则是不规律饮食导致的内环境失衡,研究证实,长期夜餐偏晚者其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控制组,说明光靠食物种类调节远远不够,时间也决定代谢效能。

除了食物结构本身,吃饭方式也直接影响消化效率,很多老年人牙齿状态不好,咀嚼功能下降,又因孤独或赶时间吃得飞快,导致食物未充分研磨。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即便食物再健康,没有充分咀嚼,就无法被胃肠有效识别和处理,粗糙摄入、高纤维植物性饮食若不配合咀嚼,会加剧胀气、便秘、吸收不良等问题。

这一点在以五谷杂粮、豆类为主的素食中尤其明显,很多人以为是肠道不好,其实是机械性消化前端出了问题。

如果一个中老年人已经实行多年素食,但没有做系统营养评估,也未出现明显不适,还需不需要调整饮食?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这个问题看似因人而异,但从临床营养角度看,答案是肯定的,健康状态不是凭感觉判断,而是靠指标数据和功能表现。

素食本身无错,但是否达标、是否适应,要看关键指标: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维生素B12、铁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维生素D骨密度甲状腺功能等。

如果多数指标在边缘状态,哪怕症状不明显,也说明当前摄入结构存在隐性缺口,这个时候调整结构比等症状出现后再补救效果好得多。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最理想的做法是定期做全面营养监测,结合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状态,由专业营养师评估是否需要引入蛋奶、鱼禽等低负担动物性食物。

任何饮食模式都应以适应性为前提,不能靠观念去固守,中老年阶段最重要的不是信念,而是功能。唯有保证基本代谢和营养供给,身体才能应对未来的不可控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吃素更健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1]李存峰.关于老龄群体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探析,食品安全导刊,2024-04-05

“吃素更健康”并非人人适合?提醒:中老年人饮食要注意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免疫力是健康防线!三招教你筑牢身体防御,少生病更精神! - 天天要闻

免疫力是健康防线!三招教你筑牢身体防御,少生病更精神!

这几年,不少人发现自己特别容易感冒、疲惫,稍微变天就不舒服,其实这些都和免疫力下降有关。中医常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就相当于我们的免疫力。今天不讲大道理,直接分享三个提升免疫力的实用方法,帮你从根源上增强体质。第一招,补肺气
用青春诠释医者担当 - 天天要闻

用青春诠释医者担当

青春,是一场奔赴山海的壮丽征程。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一群怀揣梦想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用奉献诠释着初心,将青春热血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部计划志愿者龙涛,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医疗岗位上,用精湛医术和赤诚之心,为职工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听力障碍小伙的艺术追梦之路 - 天天要闻

听力障碍小伙的艺术追梦之路

5月13日,青岛大鲍岛街区的 “琴屿浪花”青岛市残疾人文创产品展示馆内,一位帅气的匠人师傅展示着自己的精美工艺品——一个可爱呆萌、憨态可掬的布老虎。这个工艺品做工讲究,不少刚进店的市民都会被吸引上前欣赏,工匠师傅会用不清晰的口语介绍作品的制作过程。他叫杜冬冬,是一名听力障碍者,但心灵手巧的他有着一颗炽热...
花12000元打热玛吉被烫一脸泡!射频抗衰治疗要当心 - 天天要闻

花12000元打热玛吉被烫一脸泡!射频抗衰治疗要当心

近年来,射频抗衰治疗颇受消费者青睐,它是一种通过射频能量刺激皮肤深层结构,达到紧致肌肤、改善皱纹的抗衰老技术。然而有消费者反映,在射频抗衰治疗中遇到了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导致皮肤损伤的情况。
健康呱呱乐|坐后排晕、看手机晕……晕车人如何自救 - 天天要闻

健康呱呱乐|坐后排晕、看手机晕……晕车人如何自救

【开栏的话】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国家喊你行动啦!即日起,云南网携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权威专家,推出“健康呱呱乐”栏目,每期一张“健康秘籍卡”,刮开即得实用知识:慢病防治、膳食指南、养生攻略……权威科普轻松学,碎片时间养成好习惯!国家为你护航,我们陪你行动,误区退退退,活力蹭蹭涨,身体顶...
听一句劝:若不想血糖失控,这4种早餐最好远离,再爱也别贪吃 - 天天要闻

听一句劝:若不想血糖失控,这4种早餐最好远离,再爱也别贪吃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医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