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2025年05月17日16:50:14 健康 1375

近日

有网友发帖称

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

疑因高原反应被送往医院

抢救无效后离世

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 天天要闻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将该名游客送至医院的司机发帖称,5月9日,他在网约车平台看到有人发布返回成都的顺风车订单,便和对方取得联系。次日早上8时21分,他抵达出发点后,发现该男子是被搀扶出来的。

同行者介绍,该男性游客来到四姑娘山镇已经第3天,第1天就已出现身体不适,“他第1天洗了澡穿得有点儿少,可能有点儿感冒并伴有咳嗽。”

该司机表示:“根据我多年高原经验,这名男子已经有了典型的高原肺水肿症状。我告诉他的同行者,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就医。”随后,他用最快速度将一行人送至镇卫生院。

5月11日,四姑娘山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证实了事发经过。5月10日上午8时许,确实有一位男性患者在卫生院接受急救,“抢救时已经没有意识和心跳脉搏了,抢救无效后去世。”该医护人员还表示,“前几天他身体就出现了不适,到卫生院来吸氧,当时我们医生就建议他降低海拔了。”

“对于高原反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每年会有很多来爬山的游客,我们建议初次到高原地区的游客,不要洗头洗澡、饮酒和剧烈运动。”医生提醒,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后不可大意,应及时吸氧。若吸氧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且身体还有基础疾病,需尽快降低海拔。

 
 

高原反应(简称高反)是指人体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由于缺氧、低气压、寒冷等环境变化,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通常海拔越高症状越明显,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遇到高反,该如何应对?如何避免高反?一起了解↓

 
 

高反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 轻度高反:头痛、头晕、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

  • 中度高持续头痛和呕吐、腹泻、睡眠障碍、胸闷气短、意识模糊等。

  • 重度高反:高原肺水肿(咳嗽带粉红色泡沫样痰、极度呼吸困难);高原脑水肿(意识模糊、步态不稳、昏迷)。

 
 

易高反人群:

平时耗氧量大的人(如健身爱好者、运动员)

心肺功能较弱的人(如哮喘、高血压患者)

初次进入高原的人(身体未适应)

感冒或处于疲劳状态的人(免疫力下降)

 
 

出现高反了怎么办?

若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反症状,应立即告诉同行者,并终止体力活动。轻微高反通常在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内好转。出现高反后,有条件者应尽快吸氧,轻微反应时吸氧流量通常为2升/分钟。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 天天要闻

接下来,应根据高反症状和严重程度决定如何处理:

 
 

情况一:如以头痛为主,患者可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情况二:如以睡眠障碍为主,可考虑临时服用安眠药

情况三:如果症状恶化或症状在两天内未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若无法立即前往低海拔地区或病情紧急,应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

 
 

前往高原地区如何防高反?

缓慢“爬升”

高反发生率与海拔上升速度密切相关。缓慢提升海拔有助于机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反发生率。建议前往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时,可先在2000~2500米的中等海拔地区停留至少1天,再前往更高海拔区域。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 天天要闻

低海拔地区过夜

由于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回心血量增加,夜间缺氧症状可能更明显,高原旅行期间应尽量在低海拔地区过夜。

摄入碳水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需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可间断吸入低流量氧气,并保持心情放松,这些均有助于预防高反。

小编提醒

端午假期临近

前往高海拔地区游玩时

务必警惕高原反应

若及时吸氧后症状未明显缓解

请尽快就医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21岁驼背畸形女孩术后增高5厘米!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勇闯手术“禁区” - 天天要闻

21岁驼背畸形女孩术后增高5厘米!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勇闯手术“禁区”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二病区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脊柱侧弯女孩小莉(化名)。小莉今年21岁,身高160cm,体重仅有35公斤。多年的驼背畸形让小莉的性格非常内向,不善言语。通过外科手术,小莉的身高增长了5cm,背部畸形也有了极大的改观。入院后,脊柱外科李晶教授和王孝宾副教授为其接诊治疗,但初步的检查结果却令...
复旦大学再获1亿元捐赠,重点支持复旦附属医院发展 - 天天要闻

复旦大学再获1亿元捐赠,重点支持复旦附属医院发展

今天(5月17日),距离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还有10天,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成立,重点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基金启动资金1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计划2027年复旦上医创建一百周年之际,基金达成首期5亿规模,到健康中国2030实现时...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 天天要闻

男子疑因高反抢救无效后离世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离世此事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医生提醒:不要洗头洗澡将该名游客送至医院的司机发帖称,5月9日,他在网约车平台看到有人发布返回成都的顺风车订单,便和对方取得联系。次日早上8时21分,他抵达出发点后,发现该男子是...
关于八段锦,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 天天要闻

关于八段锦,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总是打呼噜?别不当回事,这4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天天要闻

总是打呼噜?别不当回事,这4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深夜,当你的枕边人发出震耳欲聋的鼾声,你是否曾愤怒地用枕头捂住耳朵?或者自己被鼾声惊醒后,发现喉咙干痛、头痛欲裂?全球有近10亿人正在经历这样的困扰。打呼噜,这个被戏称为“睡眠交响乐”的现象,远不止是噪音问题——它可能是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
想要远离肺气肿并发症,日常必须做到4点,缺一不可 - 天天要闻

想要远离肺气肿并发症,日常必须做到4点,缺一不可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