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厦门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临床应用、医保支付等关键环节推出相关政策,破解产业痛点,为市民就医用药带来系列民生红利。该政策于4月29日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厦门生物医药产业不断积聚高质量发展动能。资料图
合规公立医院 享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
《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推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医疗机构与企业协同开发精准诊疗方案与新型医疗技术。同时,开展慢病管理引领项目,将鼓励企业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数字化慢病管理生态圈,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厦门市还将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允许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的公立医院享有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这一政策有助于激发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力,加速医疗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让市民更快地享受到前沿医疗技术带来的福利。
方便企业获取临床数据 加速产品研发创新
以市卫健委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实验室为载体,厦门将建立跨机构、跨行业的“数据超市+数据沙盒”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共享机制,打造健康数据隐私计算与数字产品安全应用平台,推动医企协作,联合研发新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更便捷地获取临床数据,加速产品研发和创新。
加大新优药械医保支付力度 减轻患者负担
在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环节,我市将提前介入指导,简化程序,合理实施多种审查方式,最大限度缩短企业办证时限。同时,推进审查中心改革,实现全市统一、权威、高效的产品技术审评与审核查验监管模式。
市医保局将对医疗机构使用新优药械产生的费用在全市医保基金区域总额预算内予以单列结算,不纳入开具医疗机构医保预算总额。同时,优化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评价指标,新优药械费用不纳入医疗机构DIP质量评价系数中总费用增长、人均费用增长率等相关指标考核。这一政策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使用新优药械的经济负担。
另外,厦门市将建立“惠厦保”特药目录将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对创新药品“应进尽进”。进一步优化“惠厦保”保障范围,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覆盖更多创新药品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优化新优药械入院流程 鼓励医生专注科研
市将推动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优化新优药械入院流程,缩短入院时间。取消医疗机构药品配备总品种数限制,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药事管理、医疗器械相关委员会工作会。
政策支持三级医院建设研究型病房,临床研究床位不纳入绩效考评,鼓励医生专注科研。同时,建立市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对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创新药、省市新优药械和经典中药产品,自相关目录公布后1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及时将新优药械按需纳入医疗机构用药、用械目录,做到“应配尽配”,优先选用。
厦门晚报记者 汪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