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2025年03月12日15:32:04 健康 1523

他叫邹世恩,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一名主任医师。由于医术精湛,细心负责,每天都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 天天要闻

比起邹主任,邹世恩更喜欢患者称他为恩哥,这也是他给自己起的网名。

尽管每天的医务工作十分繁忙,但邹世恩总会利用休息时间,抽空录制一些关于医疗健康方面的科普视频,并在网络上免费进行分享。

“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 天天要闻

十多年来,邹世恩累计制作了数千条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普视频。严谨的态度、生动的风格,让他在网上拥有数百万粉丝。这些粉丝的点赞和信任,也成了他继续开展科普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网络自媒体账号成为社会大众了解医疗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除了像“恩哥聊健康”这样的个人账号,很多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医学检测机构等也在网上开展科普宣传,为医生和患者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

这些来自医护人员和权威医疗机构的科普宣传,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识,有力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

“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 天天要闻

不过,记者调查也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有个别医护人员打着健康科普的幌子,实际上内心里盘算的是各种“生意”与“利益”。

在一家网络直播平台,记者看到,一名认证信息为辽宁省某三级医院消化内镜医师的主播李某正在推销一款胶囊。李某宣称,这款胶囊对于多种胃部疾病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可对于这款胶囊的保健品属性,李某始终避而不谈。一些患者购买、使用后发现,这款胶囊不仅没有发挥其宣传的效果,反而加重了自己的病情。

此外,李某还反复向网友推荐一款号称能够防治幽门螺杆菌的所谓牙膏。但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曾经多次在官网刊登辟谣文章,指出该类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并不具备相关功效。实际上,这类产品本质上是一种需要在药店等渠道销售的口腔清洁工具,不宜长期使用,也不能替代牙膏。

记者查询了李某所在的医院官网,发现该医院在2022年曾将其作为线上医学知识科普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记者拨打了该医院的联系电话。

“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 天天要闻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印发文件,要求严查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轮专项巡查和整治行动。

记者调查发现,在有关部门的联合整治下,网络健康科普的整体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善,除了行业内的自查自纠,很多网络平台也加强了对医疗健康科普账号的管理力度。不过,在利益面前,仍有一些机构和个人企图以各种方式躲避监管。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记者看到,有多名经过平台实名认证的医生,不约而同地通过短视频分享了治疗鼻炎的所谓“妙招”。尽管这些医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医院,专业也不同,但短视频的文案内容却大同小异。

“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 天天要闻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发现,国内只有一家企业在生产此种药品,其名字具有唯一指向性。表面上看,这些医生在推荐时未提到具体的药厂名字和品牌,但实际上,他们的推荐对于提升此种药品的销量非常有效。

记者在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查询发现,这款被多名医生在网上推荐的药品,具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和禁忌,对于特定人群和患者,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相关病情的恶化。可是,对于这些事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信息,这些网络视频几乎都未曾提及。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网络平台存在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等情况。

在某网络直播平台,记者点进了认证信息为北京市怀柔区某医院王姓女医生的直播间,可在直播间里为患者答疑解惑的却是一名男子。

随后,记者又发现,这个认证信息为北京市东城区某医院姜姓女医生的直播间,里边的主播同样是该男子,并且直播的内容和王姓女医生直播间完全一致。

不同医院的两名医生,直播的内容竟然一模一样,并且出镜的都不是医生本人。记者在直播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可紧接着,记者就被管理员踢出了该直播间。为了进一步核实这名主播的身份,记者电话咨询了相关医院的工作人员。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拨打该网络直播平台的投诉热线进行了反馈。

搜集相关证据后,记者通过该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的入口进行了举报。截止目前,相关账号仍在正常运营,依旧是由他人进行代播。

“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 天天要闻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其中规定,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布的科普信息应当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不得有虚假错误的内容。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传播虚假错误信息的,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

“妙招”还是“带货”? 警惕网络“伪科普”伤人! - 天天要闻

此外,本次修订后的该法律还新增了“科普人员”专章,明确提出国家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

来源:《一线》栏目 编导:郭威 金海英

编辑:高士佳 责任编辑:刘亮

(央视网 )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别拍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防范指南请查收 - 天天要闻

别拍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防范指南请查收

随着气温升高,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近日,医疗机构接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也多了起来,医生提醒,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要拍打。隐翅虫体色红黑相间,体液中含有称为毒隐翅虫素的酸性化合物,隐翅虫皮炎就是由这种物质导致的。
喝对酸奶能防癌?浙一专家建议您这样做 - 天天要闻

喝对酸奶能防癌?浙一专家建议您这样做

我们的肠道里时时刻刻进行着“化学反应”,每天吃进的食物经过肠道微生物的分解会产生一类名为短链脂肪酸(SCFAs)的物质,它们在肿瘤防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吕志民教授科研团队深入研究后,在Trends in Cancer在线发表了题为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ca...
14岁少女突发脑出血竟是罕见红斑狼疮,同济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 天天要闻

14岁少女突发脑出血竟是罕见红斑狼疮,同济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极目新闻通讯员 邓国欢14岁的初中女生畅畅(化名)本应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幸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幸运的是,在同济医院肾病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内科、放射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她成功摆脱了生命危险,重获健康。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肾病内科主任徐钢教授查房两个月前,畅...
女子高血压竟是肾上腺肿瘤所致!内蒙古患者来汉接受“极限微雕”手术后痊愈 - 天天要闻

女子高血压竟是肾上腺肿瘤所致!内蒙古患者来汉接受“极限微雕”手术后痊愈

极目新闻通讯员 宁亚飞 杨瑞内蒙古赤峰市50多岁的王女士,近半年来被“高血压”折磨得痛苦不堪,头晕目眩如同在浑水当中浸泡行走,连辨别方向都成了奢侈,但尝试使用多种降压药治疗却无效。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导致其高血压的“幕后黑手”,竟是右侧肾上腺一处直径1.5厘米的肿瘤。出院前,王女士送上锦旗考虑到王女士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