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2025年05月06日13:30:23 健康 6931

夏天到了许多人爱“嗦粉”

不过,“嗦粉”虽开心

但你知道吗?

潮湿多雨和高温的天气

河粉、米粉等湿粉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进而产生米酵菌酸

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01
米酵菌酸的可怕之处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后产生的一种毒素。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26~28℃ 是该菌的最佳产毒温度),该菌可大量生长繁殖。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三大特点


毒性强

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开始出现中毒症状,少数为1至2天。可以造成肝、脑、肾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病死率高

目前米酵菌酸中毒尚无明确的特效解毒药,一般通过催吐、补液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对症治疗和脏器支持治疗为主。


米酵菌酸中毒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可达40%~100%。



耐高温

米酵菌酸对热稳定,可耐120 ℃高温,一般的加热烹调方法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是其容易造成中毒的原因,脂溶性毒素特征也导致其在体内不容易清除排出。


所以发现变质食品应立即舍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继续食用。


02
这些食物易出现米酵菌酸


① 发酵椰子和谷类制品


如我国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南方的糯米汤圆(放置过久后)、吊粑浆等。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② 湿粉类等淀粉类制品


如河粉、米线、肠粉、濑粉、粿条、米粉、粉丝、凉皮等,多在广东报道。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河粉、米粉等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没有经过发酵,但它们以大米或淀粉(玉米、小麦和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且水分含量高(约60%~70%),是适宜各种微生物生长的基质,在常温下长期放置,可为椰毒假单胞菌的生长、产毒提供条件。


③ 木耳、银耳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木耳、银耳等菌类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原材料受到土壤中病菌污染和在室温下泡发时间过长


03
出现以下症状小心米酵菌酸中毒


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潜伏期一般是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人24~48小时开始出现中毒症状。


首先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部分病人有腹泻。


米酵菌酸中毒病情发展迅速,重度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发生中毒时,一定要尽快催吐,这样可以减少米酵菌酸毒素的吸收,同时要保存剩余的食物及呕吐物,并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04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① 不要自己发酵米面类等食品


不自制发酵淀粉类、玉米面、椰浆或椰奶等食品。


② 尽量不吃流动摊档的鲜湿粉类或湿粉条类食品


例如炒粉、汤粉、凉皮等,因为这些摊贩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卫生条件难有保证。


③ 不买不新鲜的鲜湿粉类或湿粉条类食品


尤其是购买散装销售的湿粉类似产品,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低温储存,并在当天吃完。


④ 不长时间泡发米丝等类似食品以及干菌类食品


例如受潮以及浸泡后有黏液产生的干菌类品。



来 源:安徽市场监管
编 辑:陈文潮
二 审:程继强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 天天要闻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7个特点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所说,在我国大约有1.5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风险,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后的并发症,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损害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 天天要闻

耳鸣的特效药,药店藏着掖着不愿说,我来和你讲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耳鸣,你可能不知道,在医药店的犄角旮旯里面,藏着三种缓解耳鸣的特效药,这些药呢,就像是被人丢在角落里的宝贝一样,就因为太平价,所以药店呢,也不怎么爱卖,感觉呢,再晚一点呢,他们就要彻底消失了第一,益气聪明丸,生阳聪耳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 天天要闻

人真的能被热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体温高到人体无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温天气中因严重中暑不幸去世。送医
新AI模型突破性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 准确率显著提高 - 天天要闻

新AI模型突破性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 准确率显著提高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多模态人工智能(AI)模型,能显著提高识别心源性猝死高风险人群的准确性,有助于挽救生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资料图)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新开发的AI模型名为“多模态AI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