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分享39-糖尿病高危人群与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管理

2025年02月08日06:52:02 健康 1990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了解哪些人属于糖尿病的高危群体,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或控制糖尿病,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营养配餐》分享39-糖尿病高危人群与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管理 - 天天要闻


糖尿病高危人群特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超重肥胖者”、“腰粗腹大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久坐不动者(静态生活方式)”、“分娩巨大儿(4kg以上)的女性”、“吸烟者”和“有睡眠障碍者”,这些群体都是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他们因为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或者身体状况的原因,比普通人更易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在疾病的第一阶段,“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肝脏、肌肉、脂肪细胞不能有效转化利用血液葡萄糖,血糖不断升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身体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试图降低血糖。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胰岛素分泌量逐步减少,胰腺最终彻底丧失分泌功能”。这意味着,如果不加以干预,患者的病情将会恶化,最终可能需要依赖外部胰岛素维持生命。

代谢综合征:多种代谢异常共存

代谢综合征是指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代谢异常的情况,如“高体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高尿蛋白、高胰岛素血症”。这种综合征通常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是其始动因素”。

引起2型糖尿病的因素

引起2型糖尿病的因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家族遗传,而外源性因素则包括“对糖尿病无知、营养失衡、活动太少、紧张焦虑”。这表明,虽然遗传背景不可改变,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个人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

预防与管理策略

幸运的是,通过积极学习并调整饮食结构,“再加上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心态,我们完全可以把偏高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逐步通过非药物方式给它调整到正常状态,这辈子别得糖尿病。”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来说,结合药物治疗,并将健康的饮食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同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了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理解2型糖尿病的发展机制,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我们不仅能够预防糖尿病,还能享受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自己也为家人创造一个没有糖尿病威胁的美好未来。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 天天要闻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北京进入“蒸煮模式”网友:出门就像“被牛舔了一口”近日,北京进入“蒸煮模式”。据中国天气网预报,7月4日至17日的14天中,北京有12天有降雨。7月12、13日,最高气温可达37℃。阴雨天气频繁,湿度大,有市民表示毛巾、衣物都有馊味了。网友评论称“感觉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终于也体会到回南天的痛...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中央气象台7月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华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桑拿天”超长待机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一起来看中国气象局专家怎么说。记者:阮帅...
告诫冠心病患者:年过60,宁愿吃点肥肉,也别乱吃这4物 - 天天要闻

告诫冠心病患者:年过60,宁愿吃点肥肉,也别乱吃这4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