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多次提醒:不想得肺气肿,牢记“2吃3不吃”

2024年03月13日18:25:04 健康 1690

林伟今年50,肺不好,因为早年总是因为应酬抽烟,每天至少一包。岁月不饶人,多年的抽烟习惯让他的肺变得十分脆弱

医生多次警告林伟,他的肺已经不堪重负,如果再不戒烟,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肺部疾病。林伟把烟戒了。

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多次提醒:不想得肺气肿,牢记“2吃3不吃” - 天天要闻

有一天他去买白菜,邻居看到了,说:“你不是有肺病吗,怎么还吃白菜?不能吃白菜。”

林伟很疑惑:“什么,有肺病不能吃白菜吗?”

那么,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吗?肺不好,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肺不好的人,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吗?

事实上,肺不好的人可以吃白菜。白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有很多好处。

对于肺部疾病患者,饮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多次提醒:不想得肺气肿,牢记“2吃3不吃” - 天天要闻

有些食物可能需要避免,如辛辣、油腻、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或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

肺不好,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

1、可以吃莲藕

莲藕不仅是一种蔬菜,而且是一种罕见的中药成分。从中医角度看,藕属肺经,有清肺热、养肺之功效。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莲藕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使人体能够抵抗有害因素对肺部的损害。

2、可以吃雪梨

雪梨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养肺好产品,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已经深入人心。

在中医理论中,雪梨属肺经,具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清热止咳等多重功效。

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多次提醒:不想得肺气肿,牢记“2吃3不吃” - 天天要闻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采取简单有效的饮食方式。将雪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冰糖,大火煮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产生明显润肺效果的雪梨冰糖汁了。

3、不能吃发霉的食物

黄曲霉毒素是已知和公认的最强大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在发霉的食物中含量丰富。

很多人都不愿意扔掉这些食物,经常吃这些食物有很大的癌症风险。

4、避免吃烧烤

烧烤几乎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尤其是在夏天,经常用啤酒烧烤,烧烤虽然很好吃,但很不安全,因为烧烤中含有大量的苯并芘,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多次提醒:不想得肺气肿,牢记“2吃3不吃” - 天天要闻

5、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这类食物中含有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人在摄入这类食物后,身体会产生火气,而体内火气重容易伤肺气,耗损心阴,导致心肺气血亏损,伤害肺部。

肺不好的人,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经常做呼吸练习

呼吸练习是深呼吸的动作,呼气和吸气,在呼气和吸气之间,持续5秒,每次15到20分钟。

有规律的呼吸练习可以锻炼肺部,提高肺活量,减轻肺部负担,有助于维护肺部。

肺不好不能吃白菜?多次提醒:不想得肺气肿,牢记“2吃3不吃” - 天天要闻

2、远离烟草

想要养肺,一定要远离烟草,不仅要戒烟,还要减少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烟,因为香烟对肺的伤害很大,只有早点远离才能帮助养肺。

3、远离厨房油烟

很多人在日常做饭时,并没有经常打开窗户通风的习惯。

但厨房的油烟中含有有害物质,一旦吸入人体就会损害人体细胞染色体,长期不注意还会伤害肺部,诱发肺部疾病。

为了防止严重的肺部疾病,建议油炸时避免高温油炸,油炸时一定要打开抽油烟机。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肥胖儿童激增 每5名儿童中有1人肥胖 - 天天要闻

美国肥胖儿童激增 每5名儿童中有1人肥胖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美国白宫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美国6岁以上儿童肥胖。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还不到二十分之一。 白宫发布名为《让美国再次健康》的报告,其数据显示上世纪70年代,“每20名儿童中肥胖者不到1人”;现在肥胖儿童比例则为每5人中超过1人,比上世纪70年代增长超过270%。数据还显示,同一...
29岁徐嘉余回应年龄挑战:游完后头痛欲裂,缺氧到极致 - 天天要闻

29岁徐嘉余回应年龄挑战:游完后头痛欲裂,缺氧到极致

在昨晚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徐嘉余以1分57秒56的成绩获得冠军。赛后,徐嘉余接受了CCTV5《体坛晨报》采访,徐嘉余表示:200米的确对我这个年纪还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也去尝试了年轻时候的游法,前面去游了一个54秒的成绩,后面的确是感受到了年龄带给我的巨大挑战。看起来像在放水,其实对我来说可能就...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个时间点 - 天天要闻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个时间点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糖尿病作为一种当今社会十分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何精准控糖,早已经成了所有患者必修的一门课程。但很多糖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有时生活习惯都差不多,但血糖监测的时候却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