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似乎我们现在人类的体温已经不再是之前的37℃了。
在过去的时候,当我们人体感染病毒,感冒或者发烧的时候,医生在测量体温时,总会以37度作为正常体温的衡量标准。
但是似乎现在人类的正常体温早已经下降到37℃以下了。
202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份调查报告。
他们找到了1862年8万名战士的体温监测数据,然后又对比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人类的正常体温。
实验结果出来以后,让科学家们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美国男子的平均正常体温竟然下降了0.59℃,而美国女性的正常平均体温下降了0.32℃,这也就是说美国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已经确定下降到37℃以下了。
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曾经也发表过一篇相关的论文。
他们对35488名成年人做了一次体温监测试验,抽选的这35488名成年人都是身体健康,没有服用过抗生素,也没有打过激素的成年人。
所以整个实验在控制变量的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可靠一些。
最后专家给出的实验结果是,在这3万多名的成年人里面平均的口腔温度为36.6℃。
这也就进一步证明了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已经下降到了37℃以下。
而对于人体的体温为什么在近几十年以来会大幅度地下降,科学家给出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第一方面是跟人类的生活环境有关。
从地球的大气候环境来分析,似乎在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全球面临的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温室效应的加剧,尤其是今年夏天多地连续发出高温预警。
在这样一个高温的环境下,空调就成为了大家避暑的一个重要的高科技产品。
人类长期生活在低温舒适的环境里,因而会造成人体出汗量会大幅度的减少。
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后果,使得我们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也就没有之前那么敏感了。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人类在现代社会已经缺乏运动。
大家反观我们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似乎我们人类的体力活动正在一天天的减少。
包括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很久以前,他们都是靠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工作,但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大量的机器作业替代了原有的人工作业。
所以人类从事的体力活动就在不断地减小。
活动量减小了,也就造成了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地减少,从而降低基础代谢率。
这也就是造成了我们人体体温在不断下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然也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推测,随着人体体温的降低,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会不断地升高。
当然这也并不是妄加推测,在背后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我们就拿人体的新陈代谢来说。
人体的温度降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类缺乏运动了,而运动量又决定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减少了,这样会更加有利于人体的寿命延长。
在之前的话题中,我们也曾经提到过人体的寿命和新陈代谢以及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
细胞在一生之中会随着染色体端粒的不断缩短,大约分裂50次左右。
而平均每一次分裂的时间间隔大约是2.4年左右。
如果新陈代谢减少,人类的活动量减少,那么将会有助于拉长两次细胞分裂的时间间隔。
手机前的大家认为我们人类为什么体温会大幅度地下降,把大家的看法留在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