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2025年04月11日10:03:15 健康 1666

老刘刚过71岁生日,身体还算硬朗。朋友们都说,人老了多走路能锻炼身体,于是他和几位老友经常相约户外健走。起初,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有益健康的好事,但时间一长,老刘却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就大喘气,身体并没有变得更健康。家人担心他身体出问题,赶紧让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走路锻炼不能瞎走,否则得不偿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70岁后,走路锻炼好处多,但需注意科学方法

美国心脏协会曾发布一项针对70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多走500步,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浙江省疾控中心对5005人进行的100天健走体测数据显示,参与者平均BMI下降了0.47千克/平方米,体脂肪率下降0.7%,体重有所减轻,血压控制也有所改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以自己为例,坚持每天走7000-8000步,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状态。他还建议老年人每天坚持走6000-7000步,速度稍快,微微出汗为宜。《柳叶刀-公共卫生》的研究也指出,60岁以上老人每天最佳步数为6000-8000步,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70岁后走路,牢记“五不”原则,安全又健康

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热身活动不可少,运动后不可立刻蹲卧休息,要根据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量,特殊气候环境下避免户外运动,进餐前后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补充水分,身体不适别勉强。具体来说:

• 不要上来直接走。老年人关节、骨骼、肌肉协调性较差,运动前最好先热身,把身体热起来,活动开各个关节,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 走路不能着急。老人走路切忌攀比,要以自身身体条件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步速。一般走路时气息微喘但不影响说话为宜。运动过程中要监测心率变化,如有心慌胸闷、疼痛等不适,须立即停止运动,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 走路不能贪多。老人走路不是越多越好。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每天健步走半小时到1小时,走5000-6000步即可。具体要根据自身感受,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 走路不能太早。秋冬季早晚温差大,过早锻炼可能诱发疾病。建议等太阳出来后1小时再运动,可选择在上午八九点后或下午四五点太阳落山前外出活动半小时至一小时。

• 走路不能单着。老人运动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同,尽量选择安全舒适的环境,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更忌单独活动。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60岁后想长寿,除了运动,这四件事也很关键

人过60岁,进入长寿关键期,如果不注意养护,身体机能会加速下降,疾病也容易频发。专家提醒,60岁后要多做以下四件事:

• 多吃新鲜饭菜。随着年龄增长,肠胃机能变差,饮食不均衡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左晓霞建议,除了肉食,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等,保证食物多样性。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 多晒晒太阳。晒太阳不仅能促进维生素D生成,提高骨骼健康,还能帮助老年人保持正常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 多关注身体变化。60岁后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高发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王建业教授提醒,老人要注重身体变化,定期体检,如有指标异常,及时筛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 多参加业余活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团队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活动越多,长寿几率越大。建议多社交、参加集体活动,这有助于降低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4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 天天要闻

老年人晚年想要过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很关键。除了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自己的晚年时间,健康、快乐地生活才是长寿的关键。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