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2022年07月16日16:01:13 健康 1975

肾病最怕什么?最怕进展为尿毒症。从这个角度来讲,重症病情看似可怕,实则是诊治过程中的小插曲;而真正可怕的,是久病。

为什么呢?

重症患者经常有大量蛋白尿、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肾小管坏死、酸中毒、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 天天要闻

看似可怕,但是这些并发症,全身水肿、蛋白尿、酸中毒等等,大多重症都有针对性的药物来缓解,其中一部分症状有特效药。当并发症被控制后,坏死的肾小管再生,肾功能也会得到改善,病情往往恢复得不错。

所以肾病患者突发重症,看似可怕,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

可怕的什么呢?

扁鹊蔡桓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齐桓公初病之时,扁鹊胸有成竹,接连三次要给蔡桓公治病,但都被拒绝;等时间慢慢延长,蔡桓公成为久病,即使医术高如扁鹊,也只能说无药可治,掉头逃往秦国,而后蔡桓公病死。

这里有个细节:直到无药可治之时,蔡桓公仍然没有任何症状(幸亏没有症状,否则扁鹊就跑不了了)。久病没症状,是最让人头疼的。

肾科有一个现象:不怕蛋白肌酐双高,就怕肌酐单高。

因为尿蛋白是早期炎症的产物,炎症是免疫系统与致病物质剧烈对抗形成的。尿蛋白高,是身体在反抗病魔,说明肾脏细胞有能力发动反击。尽管肾小管可能在双方对抗中受牵连,出现肾小管坏死、肾功能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可以再生的,肾功能也可以恢复。

不怕肾小管坏死,就怕肾小球坏死。肾病到晚期,肾小球硬化坏死,无法发起炎症,尿蛋白也就很少、或是没有了,病情也就难以恢复了。

总之肾病是:

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不怕蛋白肌酐双高,就怕肌酐单高;

不怕肾小管坏死,就怕肾小球坏死。

这三句话,是一个意思。

慢性肾脏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 天天要闻

重病好治、久病难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医患关系完全相反。

有时候我会想:我若站在扁鹊的位置,该如何解决蔡桓公的疾病?想来想去,终无良策。最后结论:这是一个死结。

多年行医,我深有体会:

1.重病的医患关系,是“患者求医生”

当患者多、排队长的时候,重症患者也会坚持来排队,不会轻易放弃。

中药普遍不太好喝,但重症患者喝得心甘情愿。

重症需要忌口,好吃好喝的不能碰、或要少吃,痛苦不?很痛苦!但重症患者主动执行无怨无悔。

慢性肾脏病:不怕重病,就怕久病 - 天天要闻

2.久病的医患关系,是“医生求患者”

你尿蛋白有加号,需要规范诊治——感觉没啥事呀,最近比较忙,过段时间再好好治治。

药虽然不好喝,但良药苦口利于病,要坚持治疗——哎呀我就停几天,不会有多大影响。

你需要每天运动半小时,对肾脏和身体都好——好好我知道,今天下班太晚了,下次一定。

此时我不像是一个医生,倒像是一个服务员,尽心伺候着患者,患者还不情愿。现在很多医院已经将“挂号费”写成了“医事服务费”,医生能当好服务员是最好的。不过这个服务员很奇怪:通常服务员是客户喜欢什么就给什么,顺着客户的心意来;这个服务员就“不识相”,客户不愿意做什么愣让人家做什么。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医生求不动患者,病才成为了“久病”,就像扁鹊和蔡桓公这样。都说“医不叩门”,可即使扁鹊来叩门了,也没用。所以我多年的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悲剧,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结。这一点上,两千多年来我们没有任何进步,或许再过两千年,后世之人有智慧解此难题。

当然,也有许多患者并非蔡桓公样的人,是有健康意识的,所以我推送科普文章,才有预防久病的意义。医生们的薪水,有一部分来自于国家经费,经费来自于广大老百姓纳的税。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该患者有没有挂你的号,你为患者讲解肾病知识、避免久病发生也是应该做的。

还有部分患者,是另一回事:患病而不知病(肾病的知晓率只有10%)。多年没检查过,医生患者都不知道,不知不觉肾脏纤维化了,成了“久病”。

多久算久呢?不好去划一个固定的标准,越久越难改善。最早的“久”,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45,过了这条线,治疗效果就不如早期了。最晚的“久”,是血液透析一年后,肾脏就没有改善价值了。

最后,希望朋友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畏重病、避免久病,让自己和家人拥有健康的生活。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点击→肾出问题了,找“肾科石医生”!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这种绿叶膳食纤维是芹菜4倍,钙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开了空调” - 天天要闻

这种绿叶膳食纤维是芹菜4倍,钙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开了空调”

如果说夏天有属于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热的天气里,一杯冰镇的薄荷柠檬水,或是一块清凉的薄荷糖,都能瞬间赶走闷热,带来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社交平台上各种薄荷系列的饮品,比如薄荷拿铁、轻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绿、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欢迎,每一款光听名字就很清凉。薄荷为啥吃上就感觉凉凉的,营养价值又怎...
儿童因输液频繁死亡,西医致命缺点在哪里?(四) - 天天要闻

儿童因输液频繁死亡,西医致命缺点在哪里?(四)

西医治疗感冒输液的后果:感冒发烧西医是采用对抗的方法,西医认为,发烧是因为外来的细菌、病毒侵入体内,导致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疗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论上支持大量应用抗菌素,以彻底地消灭病菌,还身体一个干净的环境,就是所谓的
生姜不能随便吃?医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别乱吃 - 天天要闻

生姜不能随便吃?医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别乱吃

俗话说“小暑到,伏天来”,三伏天往往开启于小暑节气。而如今7月已至,小暑进入倒计时,但外界的气候却已经有了明天的“伏味”。气温持续走高,降雨频繁,天空中总是阴云不散,空气湿度就更不用说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屋子里都潮乎乎的,有种提前入伏的感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 天天要闻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你以为夏天只能靠吹空调、吃冰棍、喝冷饮来给身体降温吗?其实不然!中医却建议:天气越热,越要“趁热打铁”——喝热茶、晒晒背、泡泡脚……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实则蕴含着中医的养生智慧。学会用“以热制热”的养生妙招,还能有效逼出体内寒气。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