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2024年10月10日16:20:31 国际 1140

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 天天要闻


随着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被杀,本已火药味十足的中东局势,再度陷入未知。


近日,纳斯鲁拉和伊朗多名军事指挥官在以色列空袭中身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表示,以色列将会后悔。两个多月前,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领土上被暗杀,有西方媒体甚至说,这是伊朗当局和革命卫队的“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伊朗在“长时间自我克制”后,终于采取报复行动,于10月1日晚对以色列发动大量导弹袭击。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强调,伊朗此举是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知道,伊朗不是好战的国家,但坚决反对任何威胁。以色列则表示,伊朗将为其行动承担后果,以军“今晚将继续在中东发起强有力打击”。


伊朗和以色列“掐”了起来,局势骤然升级,两国关系将何去何从?中东局势会否乱上加乱?


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4日,耶路撒冷老城全景。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凌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对以色列目标发动了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01

偶尔“互打两拳”,曾是亲密盟友


这个世界,似乎已经习惯看到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剑拔弩张,平常“秀秀肌肉”,偶尔真的互相“打两拳”,也没有人感到意外。但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很多年前,这两个国家曾是很亲密的盟友……


以色列在二战后建国,当时伊朗由巴列维王朝统治,两国都是西方盟友,且与周围的阿拉伯诸国关系紧张。在这一背景下,以色列与伊朗迅速成为亲密盟友。


1979年,亲美亲西方的巴列维王朝被伊斯兰革命推翻,尽管新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意识形态上反对以色列,甚至关闭了以色列驻德黑兰的大使馆,但双方关系并没有因此快速降温。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据《耶路撒冷邮报》披露,当时以色列担心伊拉克取胜鼓舞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以色列构成更大的威胁。于是,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在战争爆发后便公开宣称,以方愿向伊朗提供援助。在以色列的游说下,美国甚至默许以方向伊朗提供美制武器及部件。


特拉维夫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1981年到1983年期间,以色列对伊朗军售总额大约有5亿美元。


直到1987年,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还表示,“伊朗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不打算改变我们的立场”。


但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随着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相继结束,伊拉克国力大伤,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减少,两国的亲密关系逐渐褪色。


以色列其后将伊朗视为最大威胁,配合美国向伊朗施压,伊朗当局则一直坚持否认以色列的政策。2005年,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后,采取了更加强硬的对以姿态,双方矛盾迅速升级。


而伊朗核科学家遇刺及核设施等敏感目标遭袭,使伊朗对以色列的仇恨不断加深。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伊朗趁机加强在叙军事存在,而以色列则频频发动空袭,打击叙境内疑似伊朗军事目标,遏制伊朗势力在中东地区扩张。作为回击,伊朗加大了对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等反以武装派别的支持力度。


02

伊朗的报复行动,有所不同


本轮巴以冲突以来,以色列对伊朗的对抗姿态愈发有升级之势。


4月1日,以军空袭了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造成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高级指挥官扎赫迪及其副手拉黑米在内的16人死亡。


4月1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货船。尽管该船只在葡萄牙注册,但所属船舶公司的主要股东是以色列人。4月14日,伊朗又动用大批无人机和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袭击以色列军事目标。


5天之后,伊朗境内目标遭遇空袭,尽管以色列并未正面回应,但美国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报道称,这次袭击“正是以色列所为”。


不过,4月份的冲突虽然看起来激烈,双方回应还算点到为止。相较于以色列,伊朗更为克制。


伊朗没有选择打击以色列境内的民用目标,只是袭击了地处偏远的军事目标,随后又很快在社交媒体上表态称,“合法反击已经结束”。伊朗这种相对冷静的态度,使得两国间的紧张局势没有进一步升级。


这次伊朗的报复行动,源于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遭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称,“在长时间的自我克制下”,在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遭暗杀后,伊朗进行了本次防御。


伊朗还称,这次行动,旨在回应哈尼亚、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及革命卫队高级将领等人遭以色列杀害事件。暗杀事件不断,让伊朗的地区地位与形象遭遇严峻挑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哈尼亚之死对伊朗来说是奇耻大辱”,对伊朗革命卫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正是革命卫队负责保护哈尼亚。


cnn进一步指出,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的两名高级人物短时间内被暗杀,这打击了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以及“可以保护盟友”的地区大国形象。


针对1日晚的袭击,cnn指出,这次袭击是4月份伊朗对以色列袭击规模的两倍。如果说上一次袭击是为了效果而非影响,那么这次似乎有所不同。这次袭击发生在以色列宣布对黎巴嫩进行局部有限的地面行动后数小时,在伊朗看来,以色列此举是局势的重大升级。


不过,有媒体分析认为,伊朗不会落入圈套,给以色列将美国拖入战争提供诱饵或弹药,那将对以色列有利,而非伊朗。


实际上,无论是2020年伊朗首席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遭遇暗杀,还是2024年4月以色列对伊朗驻外使馆的袭击,伊朗在回击时应当都考虑过这个问题。伊朗政府的发言人当时就曾说过,伊朗不应该因为核物理学家遇害放弃外交努力,不能中计和“落入圈套”。


因此,伊朗虽然已经实施了报复手段,但后续大概率还会是有节制的。这次袭击,伊朗也仅将以色列的军事和安全设施作为伊朗防御性导弹行动的目标。


不过,虽然伊朗有意控制对抗烈度,但伊以双方在战争边缘互相施压,反复摩擦,一旦发生误判,就可能导致十分危险的后果。cnn认为,这次无论以色列决定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都可能塑造冲突的下一阶段走向。




编辑:闫嘉欣

责编:王珊珊

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 天天要闻


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 天天要闻

五角大楼宣布:增兵 | 新闻早餐


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 天天要闻

美驻以使馆:全体美雇员就地避难!


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 天天要闻

突发!“美军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 天天要闻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海外智库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围绕其治理的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AI治理不再仅仅是技术管理问题,更成为国家软实力输出、规则制定权争夺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以不同的治理路径和制度逻辑,试图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信联盟...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 天天要闻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近日,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作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十大文体设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强市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全市学习传承东莞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 天天要闻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亚洲行程成了个大新闻。这哥们儿坐着专机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还参加了东盟外长会议,可就是没来中国。咋回事儿呢?这背后有啥故事?先说说这人吧。鲁比奥,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家里是古巴移民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 天天要闻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已经整整三年了。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这场仗不仅把乌克兰和俄罗斯自己搞得焦头烂额,还把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搅得天翻地覆。有的国家被打得喘不过气,有的却趁乱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没闲着,在这场乱局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