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特朗普此举是为了制造业回流美国,但鉴于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中的反复无常,恐怕背后绝非这么简单。
当地时间7月8日,特朗普宣布计划对进口药品征收200%关税,但不是马上征收,而是给予药品制造企业 一年至一年半的缓冲期,征收时间为2026年底或2027年初,以便药企将生产线迁往美国。
事实上,美国国内有数百种药品和原料药依赖进口,具体如下:
1. 抗生素类:阿莫西林是美国人使用最多的抗生素,美国药企生产阿莫西林所需要的原材料,约80%来自中国。
2. 解热镇痛类:美国进口的布洛芬约90%、对乙酰氨基酚约73%来自中国,它们分别是常见止痛药和退烧药。
3. 激素类:美国进口的氢化可的松约96%来自中国,它是止痒膏中的活性成分。
4. 维生素类:美国75%以上的维生素b6、b12、b1、c和近70%的维生素e的进口都依赖中国。
5. 抗癌药类: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opdivo(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revlimid(来那度胺)等,这些抗癌药多由国外药企生产,美国需进口。
6. 免疫抑制剂类:如乌帕替尼(rinvoq),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美国市场上的该药品也依赖进口。
7. 糖尿病药物类:丹麦生产的司美格鲁肽是wegovy和ozempic等减重与糖尿病药物的关键成分,美国依赖进口。此外,印度向美国供应多种糖尿病药物,满足部分需求。
8.心血管药物类:印度是美国心血管药物的重要供应方,sun pharma、cipla等印度企业为美国提供相关药物,满足美国部分心血管药物需求。
综上可以看出,美国的进口药的主要依赖国是中国,这就不难看出,加征200%的关税主要针对的还是中国,很明显是上回讹诈没成功弄得一鼻子灰后不甘心,然后想另辟蹊径找回点场子。
此外,肥鹅认为,特朗普这么做还有下列深层次考量:
一、经济利益考量: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药品消费市场,2023年美国进口了2030亿美元的药品。提高药品进口关税,一方面可迫使药企在美国设厂,企业纳税能增加美国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减少药品进口可缩小贸易逆差,这符合特朗普一贯的贸易政策目标,即通过贸易保护手段来调整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二、政治选举需求:特朗普试图通过此类政策迎合部分选民,展现其为美国民众“谋福利”的形象,尤其是那些受制造业外流影响较大地区的选民。创造就业、让美国企业回流等政策主张,能吸引蓝领工人等群体的支持,为其未来可能的政治活动,如再次竞选总统等,积累政治资本。
三、国家安全战略层面: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开始调查“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美国认为过度依赖外国药品及成分,在国际形势紧张等特殊时期,可能影响其药品供应安全,进而危及国防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国家安全相关领域,提高关税可降低对外国药品供应链的依赖,增强国家安全韧性。
四、产业政策调整与竞争:美国欲重塑全球制药产业格局,通过关税手段引导全球制药产业资源向美国聚集。长期以来,欧洲在制药领域实力强劲,如爱尔兰、德国和瑞士是美国重要的药品进口来源地。提高关税可削弱欧洲制药企业优势,助力美国制药产业发展,提升其在全球制药行业的竞争力,巩固美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所以说,表面上看特朗普是在amga,让制造业回流,实则这只是冠冕堂皇的幌子,是用来忽悠美国国内选民的。
(2025年7月8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