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婧
“三改一拆”行动实施这10年,是浙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10年,是为浙江人民谋幸福的10年。
这十年来,全省各地结合“千万工程”、城乡风貌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以“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为主线,以拆改拓空间、优环境、促转型、保安全,推动全省城乡风貌蝶变,绘就了美丽浙江动人画卷,彰显了“两个先行”使命担当,不断赋予“三改一拆”工作新的内涵。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回首“三改一拆”工作的伊始,《关于在全省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的通知》(浙政发〔2013〕12号)于2013年2月印发,决定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行动)三年行动。随着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三改一拆”工作推进又有了法治保障。
到2016年底,“三改一拆”工作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全省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6.28亿平方米,完成旧住宅区改造2.77亿平方米,旧厂区改造2.23亿平方米,城中村改造4.26亿平方米,盘活土地67.53万亩,仅旧住宅区、城中村改造的受益群众达458.65万户。同时,《关于印发全省“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治危拆违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三改一拆”拆后利用土地的通知》《关于集中清理国土资源历史积案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先后印发。
2018年,同样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浙江省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重心从拆违到防违控违转变,在继续保持拆违力度的同时,注重从“拆”转“控”,从“拆”转“用”。期间,省委、省政府分两批表彰了10个“无违建县(市、区)”(淳安县、象山县、温州市洞头区、安吉县、诸暨市、浦江县、桐庐县、泰顺县、常山县、嵊泗县)。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2019年开始,“三改一拆”工作也翻开了数字赋能、整体智治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浙江省“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单位调整为省自然资源厅,在着力处置存量违建、严控新增违建的同时,将违法建筑的安全问题纳入重要内容。
2020年,在全面完成“县县实现基本无违建,努力建成基本无违建省”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还有两项重大成绩,一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浙江省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活动,二是构建了以无违建指数为核心的违法建筑防控治理体系,率先开展数字化探索,建设浙江省违法建筑防控治理应用场景,建立健全违法建筑治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监管、用数据考评”的工作机制。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2021年,数字赋能在“三改一拆”工作中运用更为广泛,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监管、用数据考评”的工作局面,全力推动精准治违控违,特别是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精准定位、精准攻坚、精准治理,目前完成了80%以上的治理任务。在“十三五”县县实现基本无违建的基础上,迭代创建了38个“无违建县(市、区)”。
杭州亚运会的脚步临近,“三改一拆”办按照“全面展示浙江‘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形象”的总目标,持续开展迎亚运“两路两侧”违法建筑整治行动,并先后印发《关于立即开展迎亚运“两路两侧”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关于做好迎亚运“两路两侧”专项整治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在近两年时间内,共排查处置“两路两侧”违建6199宗、面积798万平方米,并以迎亚运“两路两侧”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主干道周边违建治理攻坚,通过建立“问题清单、整治清单、制度清单”,实行跟踪督办、销号管理,全面提升道路周边环境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四边三化”、治违除患促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助力“三改一拆”工作。前者截至2023年10月,全省共评选产生121条省级精品道路、61条省级精品示范道路、99条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和40条省级特色精品道路,成为“美丽浙江”的标志线和风景线。后者截至2023年10月,全省共处置涉及安全隐患违法建筑处置7.8万宗、面积5416.31万平方米。

图源视觉中国
站在时代的潮头,未来浙江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启发展新格局,做好“改”和“用”的后半篇文章,为实现浙江省省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绿水青山展示“三改一拆”工作新作为,为浙江开启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