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正面回应访华问题,自从日本放出特朗普访华的消息,大家就开始猜测他会不会参加中国9•3阅兵。
一边是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苗头,
一边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无法进入中国领土。
加上中国在世界和平论坛上提出“台湾问题两项必须”。
特朗普会如何选择呢?
访华消息曝光,特朗普试水温度
7月5日,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面对面对记者问到是否准备访华,
特朗普只说了六个字:“可能访问中国。”
但这六个字听起来含糊,但联系过去几周发生的事,等于默许了外界的猜测。
《日经亚洲》6 月 28 日消息,美国官员正在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访华行程制定计划,特朗普可能于 2025 年晚些时候率领由数十名首席执行官(CEO)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苹果CEO库克、英伟达CEO黄仁勋等商业巨头也被列入随行名单。
不过,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中方暂未对特朗普访华相关事宜给出正式回应。
这阵仗,像是照搬他5月访问沙特的模式。
当时,他与沙特签下了2万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似乎也想在中国市场复制一次。
中美关系松动,是转机还是假象?
中美在 6 月 25 日就实施日内瓦框架达成了 “补充谅解”
接着,美国商务部在6月29日至7月2日之间,连续三次放宽对华出口限制:乙烷解禁、EDA芯片设计软件恢复出口、C919发动机出口许可也被放开。
从日内瓦到伦敦,中美官员密集碰头,中方的态度也随之微调。
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在7月3日出席世界和平论坛时表态,“对中美关系保持乐观”。
一连串操作背后,释放的是明确信号——美方希望改善经贸关系。
有意思的是,外交部和商务部均使用了“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作为答复。
意思是:不是不同意,而是要看你带着什么态度来。
9·3阅兵,错过还是回避?
中国将在9月3日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不仅是历史纪念,更是一次展示国家姿态的国际场合。
特朗普若出席阅兵,将是中美俄三国元首同框的一次大场景。
但从目前的表态看,特朗普似乎不打算在这个时间点访华。
他说“行程未定”,其实是“不想太早摊牌”。
而且特朗普与普京近期通话多次,但双方对乌克兰局势“未取得进展”。
特朗普希望俄罗斯能尽早结束军事行动。
普京回应:“不会放弃消除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
北约不退,谈判免谈。
10月下旬,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将在韩国举行。
美方领导人通常都会出席该会议,特朗普此行若绕道中国,完全在合理节奏之内。
相比阅兵高政治场合,APEC峰更偏重经济议题。
这也符合特朗普的访华主线——经贸利益优先。
因此,避开9月,选择10月下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或东盟峰会后顺道访华,是个更可控的选项。
鲁比奥的尴尬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是访华的另一道难题。
2020年起,因持续推动涉港、涉疆法案,公开支持“台独”言论,鲁比奥便被中国外交部列入制裁名单。
制裁内容包括禁止入境、冻结所有在华资产,并对其商业利益相关方展开限制性监管。
鲁比奥现在是美国国务卿,主管对外事务。
照理说,特朗普若赴华访问,国务卿应全程陪同。
但问题是——中方制裁未解除,鲁比奥根本进不了中国的国门。
不仅无法登上专机抵达北京,连驻华外交官都难以与其正常对接。
鲁比奥本人并无收敛迹象。
2025年6月,他以国务卿身份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
其言论也让中方更不可能放松对他的警惕。
一个被制裁的国务卿,如何负责中美之间的外交协调?
中联部定调,“两项必须”不容含糊
7月3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再北京清华大学世界和平论坛上点明中美关系的底线。
“台湾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必须尊重中国主权,必须恪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
这两个“必须”,是前提。
中方愿意改善关系,愿意合作共赢,但不代表在原则问题上退让半步。
过去几年,美国国务院曾删除“不支持台独”的表述,此事至今未有任何修正。
这让中方在判断特朗普访华意图时格外谨慎。
就算重启贸易合作、签署新协议,也必须在台湾问题上先达成明确共识。
特朗普的算盘,选票、资本与连任
特朗普为什么急于访华?
美国经济状况不佳,通胀高企,企业外迁,失业率上升。
2026年是中期选举年,民主党在多个州卷土重来,特朗普不能再靠“强硬姿态”赢得选民。
他需要成绩单,更需要钱。
访华如果能带来新订单、新投资,哪怕只是合作意向书,也足以成为他拉票的工具。
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取消EDA芯片软件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紧接着,乙烷、C919发动机出口许可被恢复。
短短几天,美方一连松绑三个关键技术领域,这像是再为访华铺路。
六个字表明态度,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吐出六个字——“可能访问中国。”
访华与否,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决定,也不是中方一纸邀请就能促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特朗普若真想“破冰”,就必须带着诚意,也带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