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不被毛主席“认可”的开国元勋!
1955年大授衔时中央评出了十大元帅,他们虽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可有的能被称为老总,有的只能叫帅!
十大元帅里仅有4位老总,他们堪称状元里的状元,翘楚中的翘楚,可即便如此,有一位老总却始终得不到毛主席的认可,那么他“被否定”的原因是什么?其他老总又是谁?
1955年我国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并对创建领导军队或者作战指挥、功勋卓越的十个高级将领,授予元帅军衔,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十大元帅。
在十大元帅里仅有四人能被称为“老总”,这个“老总”虽是非官方称呼,却要求极高。不但要求人员战功赫赫,更得资历深厚,相当于初建公司的“原始股东”。
因此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即便是十大元帅里也仅有4人而已
这四人中的头一名,便是朱德朱老总:
朱老总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以毛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南昌起义时他虽不是主角,但起义失败后,就在大家失望纷纷离开时,是朱老总站了出来,凝聚人心,这才有了后来的朱毛会师。
朱德参加革命70年,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要职。就连毛主席都称呼他为朱老总,更公然表态道“没有朱,哪有毛”。因此朱老总名副其实。
第二位就是南昌起义的总敌总指挥,红二方面军创始人之一的贺龙,贺老总:
他20岁就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到了南昌起义时,已经是军长级别的人物了。贺老总“爆兵”能力极强,南昌起义失败后,不到一年他就重新拉起一支红军,即红二军团。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之前,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合,贺龙成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他在军事上多谋善断,不仅打了许多硬仗,恶仗。
甘孜会议上,还促使红四方面军二次北上,到达陕北后毛主席对贺龙的革命精神进行高度赞扬,说他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由此可见,不论是资历还是功劳,贺龙都当担得起一声老总。
第三位老总就是“横刀立马”的彭德怀:
彭老总的革命经历与朱老总有些类似,首先,他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际,毅然决然得加入我党,之后又领导了平江起义,组建红五军,带着红五军的主力,与朱毛在井冈山会师。
在当年的局势下,彭老总的到来可谓意义重大。1937年抗战爆发后,彭德怀成为副总指挥,相当于军队中的二号人物。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也是担任了,辅助毛主席和朱德、布局全国的”副总指挥“角色。
抗美援朝时期,他临危受命成为志愿军总指挥,在朝鲜战场全面协调不同兵团作战,因此彭老总的称谓,是所有解放军官兵发自内心的敬仰。毛主席更是对他赞誉有加,说他”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而第四位老总实际就是陈毅:
也唯独只有他,毛主席从不以”老总“相称,都是叫”同志“。事实上从革命资历这个角度来说,陈毅与前三位老总相比,稍微浅了一些,并且他还是政工干部出身。
但陈毅是湘南起义的军事主管之一,和朱老总一起上的井冈山,并在那里深受毛主席思想的影响。
而陈毅对毛主席十分敬佩,视他为自己的兄长,虚心接受伟人的教诲。从很多方面来说,陈毅算是毛主席的学生。
因此毛主席从不称陈毅为”老总“也情有可原,这并不是伟人对陈毅的不认可,恰恰相反的是,毛主席十分欣赏、看重陈毅、并多次对其委以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伟人十分喜爱陈毅的诗词,曾公开赞他诗词豪放奔腾,有些地方像我。
其实革命先烈无论叫”老总“还是”帅“都只是称呼而已,他们曾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