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北、徐州,杜聿明替老蒋背了三次“锅”,一口比一口大

2025年07月11日16:32:03 历史 1972

1949年1月,杜聿明在陈官庄兵败被俘,这个蒋介石的得意门生,总算是结束了替他的校长不停“背锅”的命运。

在国军的黄埔一期生中,杜聿明的早期的晋升并不算快,他在1938年当二百师师长时,其他一期的胡宗南、关麟征、王敬久、宋希濂、李默庵等人,都是军团长或军长这个级别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蒋对杜聿明是越来越信任,除了杜聿明确有能力外,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能主动或被动的替老蒋“背锅”,而且并无多少怨言。相比之下,关麟征、宋希濂等人,就显得不那么听话了。

五华山事变,替老蒋背锅的杜聿明,成了黄埔一期生中的第二个“长官”

云南、东北、徐州,杜聿明替老蒋背了三次“锅”,一口比一口大 - 天天要闻

1945年10月,昆明爆发了震惊全国的 “五华山事变”,时任昆明防守司令兼第五集团军总司令的杜聿明,指挥第五军等“中央军”,将昆明的滇军缴械,并包围了云南省府所在的五华山。困守五华山的“云南王”龙云,在军事压力下,不得不乘飞机离开昆明,前往重庆出任有名无实的“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

这场事变的本质,是老蒋与地方军阀龙云之间长达十余年的权力博弈的总爆发。

龙云的“云南王”,已当了十多年,抗战中,云南作为大后方和远征军作战的基地,战略地位凸显,老蒋对龙云的倚重与猜忌并存。

随着抗战胜利,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成为老蒋的“重中之重”,龙云自然成为主要目标。

1945年9月,老蒋趁着滇军主力去越南受降,昆明的滇军只有一个暂编师,密令杜聿明以军事手段解决龙云。

杜聿明驻防昆明期间,和龙云关系处得不错,从内心讲,并不愿意把事情做得这么绝,他曾几次向老蒋石建议以政治手段解决云南问题,避免兵戎相见,但均被老蒋拒绝。

当杜聿明执行了军事手段,逼迫龙云离昆后。老蒋蒋介石为平息舆论谴责,采取了典型的 “丢车保帅” 策略,公开表示对军事行动 “毫不知情”,并将责任全部推给杜聿明。

在国民党的一次会议上,老蒋甚至 “痛心疾首” 地表示:“杜光厅此举,实属孟浪,有违安抚地方之旨。”

随后,杜聿明撤去本兼职务。不过很快,杜聿明就被老蒋委任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在已有东北行辕的情况下,老蒋又特设这个机构,一是对行辕主任熊式辉军事能力的不信任,二是对杜聿明的安抚和倚重。

如此一来,杜聿明成了继胡宗南这个第一战区长官之后,国军的黄埔一期生中,第二个有“司令长官”头衔的。

改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看似升迁,实则是替蒋介石承担了驱逐龙云的政治骂名。

五华山事变对杜聿明的个人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龙云后来在重庆、南京等地不断发表谈话,指责杜聿明 “背信弃义”。杜聿明后来在回忆中感叹,说他成了老蒋清除异己的“牺牲品”。

东北战场的“替罪羊

云南、东北、徐州,杜聿明替老蒋背了三次“锅”,一口比一口大 - 天天要闻

老蒋为了抢占东北,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先后派去了七个军,划归东北保安司令部节制。

这七个军中,新一军、新六军是“五大主力”序列,是国军装备水平最高的两个军,13军、71军是全美械军,52军虽是半美械军,但因战斗力强悍,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剩下的两个军,是滇军60军、93军,滇军的装备,在杂牌军中是靠前的,而且吃空饷的情况也不严重,这两个军的火力、兵员素质也是不错的。

可以看出,杜聿明掌握的兵力,虽不如“天子第一门生”胡宗南多,但论精锐程度的话,可要强太多。胡宗南集团号称数十万众,可在第二军调去南阳后,却连一个全美械军都没有了,火力水平和东北国军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老蒋对东北战场的战略定位始终摇摆不定,最初,他提出 “六个月内肃清东北” 的目标,要求杜聿明全面进攻。但杜聿明根据实地考察,认为解放军实力不容小觑,主张 “先稳固锦州、沈阳、长春三角地带,再逐步推进”。

杜聿明这一建议遭到老蒋的否决,并斥责说:“你若不敢进攻,我另派他人。”

在老蒋的强压下,杜聿明被迫发起全面进攻,一开始看似取得进展,实则陷入解放军的牵制之中。随着新一军、新六军整营、整团的被歼灭,13军、71军、52军整团、整师的成建制损失,东北国军逐渐落入下风。

1947年8月,陈诚以“参谋总长”的身份飞到沈阳,接替熊式辉,兼任东北行辕主任。擅权的陈诚,为了将军事指挥权全部收归行辕,报请老蒋同意后,撤销了东北保安司令部。

机构撤销了,杜聿明这个司令长官就无从当起,只得以养病的名义,尴尬的留在上海。

老蒋为何任由陈诚排挤杜聿明?显然,这是要让熊式辉,杜聿明承担东北失败的责任。

徐州这口大锅,杜聿明背不动了

云南、东北、徐州,杜聿明替老蒋背了三次“锅”,一口比一口大 - 天天要闻

赋闲了近一年的杜聿明,在徐州“剿总”成立后,这才被重新起用,出任副总司令,担任总司令刘峙的副手。

杜聿明的副司令当了不到三个月,辽沈战役打响,老蒋又带着杜聿明,往返于北平、沈阳,插手指挥东北战事。

东北解放后,杜聿明将葫芦岛的十万部队撤走后,又匆匆飞去南京开会,以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的身份,实际指挥已经打响的徐州作战。

早在8月时,老蒋和“参谋总长”顾祝同等人制定了 “守江必守淮” 的战略方针,要求徐州国军确保南京门户安全。

但这一战略本身就存在致命缺陷:徐州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且国民党军兵力分散,难以形成有效防御。

杜聿明根据多年作战经验,提出 “主动放弃徐州,集中兵力于淮河一线” 的方案,认为这样可以掌握战场主动权。

老蒋表面上同意杜聿明的计划,却在关键时刻插手指挥。

在黄百韬兵团覆灭。黄维兵团被围后,杜聿明飞去南京,在会议上力主将徐州剩下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南撤,以保存仅剩的主力,老蒋当时口头同意,让杜聿明放手去干。

可当12月初,杜聿明率领三个兵团及“剿总”直属部队共计近三十万众从徐州撤退,在快到永城时,老蒋又一次临阵变卦,空投手令要求杜聿明掉头攻击前进,解救被包围的黄维兵团。

这一决策彻底断送了杜聿明的逃跑企图,三十万大军被解放军合围在陈官庄地区。

在陈官庄的40多天里,杜聿明多次电请老蒋空投补给,却始终未能得到足够物资。包围圈每天需要至少三百吨物资,才能维持基本需求,可实际空投量不足半数,士兵们只能以马肉、树皮充饥。

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发起总攻,杜聿明集团迅速崩溃。1月10日,杜聿明兵败被俘。

老蒋在得知杜聿明被俘后,竟然拒绝接见从上海来到南京的杜聿明的妻子,这种在战败后迅速撇清关系的做法,引起一片哗然。

杜聿明替老蒋背的这三口“大锅”,云南是权斗,东北是战略,徐州是绝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启沧海云帆丝路新——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点击图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 天天要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资料图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