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2025年07月09日07:32:11 历史 1722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非常明显的历史朝代饭圈化现象!

这样的风潮到底是从何而来,有哪些好处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贴吧和天涯的时代历史饭圈已初具雏形

早在抖音小红书和B站出现前,广大网民主要靠各种论坛和贴吧,维持着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这一阶段,其实饭圈化的端倪已经初现,典型代表莫过于各类《某朝那些事》。

究其原因,就是学校的历史教育侧重宏观叙事,忽略个体生命的复杂性。从而导致部分年轻人需要娱乐化,用搞笑化内容填补认知空白,将历史人物简化为“人设”。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某朝那些事》的盛极一时 为日后的饭圈化做足准备

如果继续往前追溯,还有易中天的品三国爆红。虽然易老师常年在正统学术圈不得志,但研究方向恰好位于几个大学科的交叉地带。随着名气渐红,自然遭到正统学术圈的嫉妒和猛烈抨击。

如果从需求角度考虑:易中天的很多解读,无疑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人们更热衷于以幽默化和娱乐化方式解读历史,甚至部分消解掉宏大叙事的刻板严肃性。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品三国系列的爆火为很多人打开娱乐化历史的大门

此后,通过某朝那些事的爆红,部分爱好者开始形成对明朝的狂热崇拜,形成已知最早的历史饭圈雏形。无论水平高低、风评如何,明粉们都在对其他朝代粉形成激励和鼓舞,从而促成更多历史类饭圈文化形成。

不过,此时的历史类饭圈仅限于贴吧和论坛,稍后才以qq群、微博和早期微信群为主要阵地。虽已颇有影响,但还是没有达到后来的破圈程度。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移动网络普及后历史饭圈仍旧局限于qq 微博和微信

从传播学角度看,真正让朝代粉饭圈化和破圈的因素,主要是基于兴趣分发机制而出现的各种信息流平台和互联网平台。这一进程开启,彻底改变了很多事情的运行逻辑。

与此同时,兴趣推荐机制也在重塑一些传统的大型门户网站。在更大范围的舆论场里,一些魔性的传播学,比如说互联网迷音等,比如某些尖锐刻薄的话术,或者某些刻板印象,很容易形成类似于魔弹论似的放大传播效果。其威力可以放大10倍、100倍乃至上千倍!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今日头条开启的兴趣推荐机制正式捏合出各类饭圈

比如熊猫头,狗头,还有猫meme,还有最近爆火的虾仁,再配上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就很容易形成无脑的洗脑效应。在这些内容积累出最初的转赞评数据之后,就很容易被算法做二次推荐和多次推荐。因为这样的内容最利于延长用户的注意力和停留时长。

在兴趣试探和分发机制的加持之下,大多数信息流平台,短视频平台和内容分享社区app都有社交功能,这就帮助之前的饭圈群体进一步扩大。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王者荣耀的人物设定 大量采用萌化历史人物

此外,二次元、同人创作等网络亚文化,也将历史人物“萌化”、“拟人化”借助娱乐方式加速为饭圈。比如知名手游《王者荣耀》,就将同人化的历史人物对应英雄角色,属于更明显的饭圈化进程。

从微信和今日头条开启的这一轮浪潮来看,伴随着国潮复兴、汉服、古风音乐等元素带动,粉丝群体开始对特定朝代产生浪漫化想象:

例如过度推崇明朝,偷偷表达对“强硬外交”、“不割地”的想象性认同,并将其转化为现代民族的情绪符号。

例如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想象城具有平等阶级流动的属性朝代,从而承担起内心深处对公平化,公正化的诉求。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明粉的经典三不原则更多是反应某种现实诉求

如果内心存有世界主义寄托,那么很容易倾向具备广土众民属性唐朝元朝

总而言之,在民族情绪浪潮下,不同朝代类似于不同剧本或偶像人物。通过饭圈构建,自我想象出相应特质,获得粉丝群体的认同。甚至在功能上类似于神像,可以给不同人群寄托心理诉求与期待。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许多人对商鞅变法的无脑推崇完全基于公平性诉求

那么,这样的饭圈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先说好的一面,趋势本身有利于摆脱宏观叙事的桎梏。不仅关注到个体,还从下往上影响到舆论。毕竟,算法成功试探出大众的喜好点和厌恶点。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长安三万里》无疑是考虑算法的产品

所以,我们能看到官方媒体和资本圈,纷纷利用对应策略打造内容。比如《国家宝藏》、《长安三万里》和《简牍探中华》的作品,都是借助小人物叙事和个人视角营销,成功推广传统文化。这样有利于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历史。

同时,饭圈情绪还能支撑起对应产业链因为历史内容是瓶子里的水,要变现就必须往不同瓶子里装。在经济下行的年代,无疑有很大积极意义。毕竟,历史饭圈背后都是情绪诉求,只要有情绪就有利用的可能性!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历史饭圈的变现也离不开线下产业链

另一方面,饭圈化其实也有很多值得警惕的点。比如将历史简化为“粉黑大战”,忽视历史语境,完全用现代价值观审判古人。仅此而言,各派系都是在带着各自情绪讨论。

同时,饭圈叙事,往往热衷于拔高一些历史边缘角色的重要性。最好是像冉闵大帝这类存在争议人物,方便将复杂历史运动简化为二元对立和打打杀杀。通过论述主角多么能杀戮,证明大汉天威和民族情绪。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冉闵的大帝头衔 无疑是饭圈杰作

而且某些讨论明显带入了现代地图炮比如南宋偏安和北方汉人胡化,这类话术本身缺乏意义。古人胡不胡和现代人没有直接关系,本质上是对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做隐射。既然是在含沙射影的地域黑,那么基本上都带着巨大情绪。

当然,针对不同朝代的讨论,往往还伴随着对学术圈内影响。一些自媒体“历史发明家”通过煽情叙事来收割流量,确保自己能挤压专业史学意见。典型案例依然是明粉,将所粉朝代吹捧为铁血中国代名词,替换掉平行时空里的满清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曾在活动现场遭敌对粉丝掌掴的某著名学者

这类讨论总是能引来粉丝群体对学术争议的围攻。通常手法无外乎质疑学者“抹黑”某朝代,或是直接将某些持其他意见的学者斥责为满咦。

最后,很多讨论都是情绪先行。直接脱离背景语境,将历史人物简单化为“IP工具”。比如:诸葛亮被塑造成“智商天花板”“权谋反派”,

秦朝灭亡不是因为残暴,而是陈胜吴广等刁民的阴谋,

明朝遭遇鸦片战争肯定比满清表现更好。

显然,这类网络历史的讨论,多数时候讨论的并不是真实历史,而是比较具体的情绪寄托。这无疑是饭圈化进程,带给社会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变数......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文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即将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这里住了一晚 - 天天要闻

即将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这里住了一晚

我是塞外小野,这一次西北大环线从兰州始发,第二站来到白银市,在白银市的景泰县发现了一座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保留完好的古村布局,至今还住着30多户人家,在古城里住了一晚,体验到了西北萧瑟中的人间烟火。西北地区留下的古城大多残垣断壁,位于白银景泰县寺滩乡的永泰古城应该是西北地区仅存的一座保留完整的土夯...
1/3抗战文物史料首曝光!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 - 天天要闻

1/3抗战文物史料首曝光!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

7月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对外开放,并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公众可免费参观且无需预约。此次展览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在开放首日接受南都、N视频专访时介绍,此次主题展...
一心为公的教员 - 天天要闻

一心为公的教员

教员始终秉持着"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那般,将拯救黎民百姓视为毕生使命。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学与家世,本可安享优渥生活,却毅然选择了荆棘遍地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