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2025年07月07日22:22:11 历史 1847

其实东汉的情况,和其他朝代一样,并不是权力一下子就跑到地方手里的。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真实的情况是,在汉灵帝去世之前,东汉的中央和地方,已经进行了上百年的权力拉锯战。在这上百年的拉锯战当中,东汉中央不断失去权力,逐渐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而汉灵帝的死,则是导致东汉中央的权力水平,突然降到了临界点以下。

再之后,才出现了董卓入京,天下大乱的情况。

至于说那场漫长的权力拉锯战当中,权力到底是怎么从东汉中央政府手里,一点点跑到地方豪强手里,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当年东汉刚刚开国的时候,刘秀武力统一天下之后,曾经面对过一个非常棘手的情况:当年西汉时期,曾经遗留下来了很多地方豪强。这些豪强,在地方上拥有大量的土地和附庸人口。同样,也就有了很强的地方自治权。

为了抑制这些地方豪强,压制他们的影响力,完成中央集权。后来,刘秀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度田’。所谓的度田,就是指统计地方耕地的实际数量。

对此,那些地方豪强肯定不愿意。因为如果真的查明白有多少耕地,他们就得交更多的税。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搞出了无数的事情,抗拒度田。这次度田事件,曾经差点让刚刚统一的东汉,直接闹出内战了。

当然,到了最后,在刘秀的铁腕压制下,这次度田,肯定还是顺利执行下去了。

而接下来,从汉光武帝刘秀,到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连续四代皇帝,每一代人都在坚持度田,坚持压制地方豪强。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于是,到了汉和帝时代,东汉的权力集中,逐渐达到了顶点。同时,在经过连续四代人的开拓之后,东汉王朝国力,也逐渐达到了巅峰。

但接下来,在汉和帝时代之后,新的问题开始出现了。

在汉和帝时期,东汉的版图,已经直接囊括了中亚的很大一部分区域。北方的匈奴,早已彻底被打服。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东汉王朝的版图,已经扩张到了极致,无法再继续扩大了。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而当一个国家,无法继续做大蛋糕,或者做大蛋糕的速度变慢的时候,大概率会陷入内卷。

尤其是那些地方豪强家族,他们天然想要从朝廷中央的手里,夺取更多的权力。比如,如果他们可以隐藏土地和人口,他们就能少缴税。

于是,在汉和帝去世之后,一场漫长的权力拉锯战,正式开始了。

汉和帝去世之后,他的皇后邓绥,首先开始出了主政。邓绥以太后身份主政期间,很多士族官员,就以太后应该还政给皇帝作为理由,开始反对邓绥掌权。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面对这些士族官员的争权行为,邓绥倒是能够继续压制。但几乎就在邓绥掌权之后,东汉开始出现了常年的天灾。为了赈济灾民,邓绥不得不下令,大开府库,同时将原本国家手里的土地,暂时交给灾民耕种。

这个政策,初衷自然是好的。可是这个口子开了之后,东汉政府手里的土地,可就很难再收回来了。而没了土地,东汉王朝再想抑制土地兼并,压制地方豪强的扩张,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在邓绥去世之后,接下来的汉安帝汉顺帝,为了稳固皇权,不得不相对做出一些妥协。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但在这个时期,有两个新的情况,开始逐渐出现了。

首先,随着地方豪强的崛起,士族官员在东汉中央,也开始越发抱团,联合起来对抗皇权。而为了压制皇权,此后的东汉皇帝,就不得不大力扶持外戚和宦官。

其次,在之前的很多年里,尽管北方的匈奴被彻底打垮,但是西边的西羌,却逐渐开始崛起。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而在平定西羌的过程当中,很多边军将领发现:留着西羌,似乎比彻底平定西羌,更有好处。

于是后来,东汉和西羌的战争,就逐渐成了东汉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为了应对西羌,东汉不得不在西线,常年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这笔巨大的军费开支,开始逐渐拖垮了东汉的财政。而同时,因为长时间维持西线军队的存在,这又给了凉州军崛起的机会。

再往后,等到汉顺帝去世之后,梁冀家族开始执掌东汉大权。在接下来近二十年时间里,梁家的存在,逐渐破坏了东汉原有的政治生态。大量的土地兼并情况,开始频繁在地方上出现。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到了梁冀掌权后期,东汉的地方豪强,已经开始占据地方上大部分的土地。土地兼并的问题,开始真正危及到东汉的国家安全。

而接下来,汉桓帝除掉了梁冀之后,东汉正式进入了汉桓帝和汉灵帝时代。

在汉桓帝即位之后,汉桓帝首先任用凉州三明,解决了西羌问题,砍掉了一个巨大的财政支出。同时,为了压制士族官员抱团,汉桓帝也开始继续重用宦官。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面对汉桓帝的压制,这一次,那些地方士族官员,不再选择以无声的手段抵触,而是开始主动发声抵制。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汉桓帝任用宦官,执政不明。

于是再之后,汉桓帝和汉灵帝,先后发起了两次党锢之祸,大量禁锢敢于发声的士族官员。但这场党锢之祸,显然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

就这样,到了汉灵帝在位后期,因为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底层百姓民不聊生。再之后,一场黄巾起义,便迅速席卷了东汉。

东汉末年,权力为何突然就脱离了中央朝廷,跑到地方手里了? - 天天要闻

尽管后来,东汉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镇压了这场起义。但是在镇压起义的过程当中,汉灵帝不得不允许地方豪强,自行募兵,镇压起义。而这样一来,东汉的地方势力,就可以合法拥有军队了。

于是,到了汉灵帝在位末期,东汉的地方势力,手里不但掌握土地和人口,而且还有军队。

再之后,天下大乱,自然也就无法避免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