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古今中外,人类都进行过各式各样的畅想。
1960年,苏联出版了一本连环画,展现了想象中的2017年——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苏联人民努力建设国家后的美好生活。
现在已经是2024年,画册中的幻想,有多少已经转化为现实了呢?
2017年的某天清晨,苏联中学生伊戈尔被墙上的智能闹钟唤醒。得益于科学发展,智能闹钟配备有可伸缩的机械手臂,可以定时激活。
起床后,伊戈尔使用自动化水杯和牙刷洗漱完毕,走进厨房,将编辑好的菜单交给“机器厨房管家”,“厨房管家”会根据菜单,自行匹配烹饪,将做好的饭餐送到主人面前。
吃完早饭,来到学校。班级的教室也是颇具科技感的圆桌课堂,老师在中央操纵着智能影像投放设备,给学生们讲解。
伴随着老师的授课,投射的虚拟影像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只见城市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各种科幻感的交通工具车水马龙。展现着十月革命100周年的苏联国家建设成就。
画面一转,苏联的军事国防工业成就,也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连续数个五年计划的成功,苏联的工业发展继续向好向强,规模巨大,技术先进。
视线又转到地下,苏联发明了由高强度钢材制造的“钻地飞船”,可以深入探索地下世界,攫取地底无穷无尽的矿产宝藏。
视线又转到海洋。苏联使用无人机建立起跨海大桥,将白令海峡两岸的陆地,连接到了一起。
而在白令海峡巨型大坝上,核动力列车在飞驰。大坝阻隔了来自北冰洋的寒流,使得苏联远东地区的气候得以改善。
首都莫斯科上空,巨大的科学研究飞船随时待命。这些飞碟负责维护苏联各地的智能化设备中继站,确保体系维持。
苏联中亚地区的矿山中,巨型康拜因机械正在工作,旁边的总控制室负责统筹全局作业。
在苏联寒冷地区,通过人工科技制造出度假胜地,保护罩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呼啸,里面却是阳光明媚、舒适宜人。
苏联研发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飞向距离太阳系最近的阿尔法半人马星座,苏联人民的目标也是星辰大海。
通过一天的学习,同学们深刻体会了苏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到了晚上放学时间,大家乘坐校车回到家里。科学发展让苏联抛弃了石油等传统能源,转而使用清洁环保的新能源。
吃过晚餐,伊戈尔和爸爸打开大屏幕,与千里之外的妈妈、弟弟、妹妹进行远程视频聊天。
苏联人在60年代的未来畅想,现在有多少已经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