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2022年09月29日02:25:06 历史 1648

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 天天要闻

来源;泗县知名美篇作者 张林

现在有不少家庭藏有世代相传的珍贵物品,有的是字画、有的是古代器具,有的则可能是具有时代特殊意义的物品。泗县观赏石名家武廷春的家中就珍藏着一把1912年美国制造的“Ever-Ready”牌全铜夹片剃须刀。

这把看似普通的剃须刀,却经历了岁月沧桑的洗礼,是武廷春父亲武献祥老人留给后世子孙一笔沉甸甸的财富。这把剃须刀绵延着武家人的长久记忆,是武家人精神信仰方面的家风、家训。是武家人的传家宝。

提起这把珍贵的剃须刀,还要从70年前说起……

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 天天要闻

当年的泗县城

1946年7月下旬的一个傍晚,天空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位于泗县东关城墙内的武家木铺子里,伙计们这时已放工,只有武献祥一人还在忙着手中的活。这时,门外突然闪进一位书生模样的客人。正在做活的武献祥看到这位不速之客,立刻停下手中的工具,迅速地将木铺子的门板装上,将大门从里面拴了起来。

来到武家木铺子的这位客人曾于半月前来过一次,上次是带着武献祥的哥哥武献方的口信来的。武献方多年前弃笔从戎,毅然投身了革命。期间虽和家人有过几封书信来往,但内容都是报平安和询问家庭情况的,家人们却很少了解其详细情况。

上次客人来时,曾请武献祥带他到城中看看风景。其实,武献祥心知肚明,就仔细带着客人在城中转了一天。期间遇到守城军人盘问,他都谎称客人是自己表弟。

怎么才走半个月就又返回来了呢?看着武献祥满脸的疑惑,客人道出了实情。他说:“老武啊,你是军属,通过上次接触,我信得过你。你的哥哥是我的战友,也是我的领导。上次来泗县时,他曾叮嘱过我,说在泗县城内若遇到困难和危险,可直接到东关武家木铺子来找你。这次我到泗县已经两天了,本不想再来麻烦你,可这次我发现城中的驻军好像比前段时间增加了许多。”

客人一口气说完了这些,武献祥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说:“最近泗城内确实增加了好几倍守城兵,且大都是小蛮兵,还运进了不少机关枪和大炮。泗县近期发大水,护城河里都涨满了水,你们可要多加小心啊!”“是的,我必须要尽快赶回部队,向领导汇报这个情况。可是这次守城兵盘查太严了,我现在已没办法从大门出城了。”客人听了武献祥的话后,焦急地道出了心声。

武献祥此时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这时,他脑海里突然闪现出白天看到的一幕:由于连续多日雨水的浸泡,城墙东南处坍塌了一个缺口,是否能从缺口处出城呢?他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客人。

午夜时分,外面的雨还在瓢泼似地下着。在昏暗的灯光下,客人从口袋里拿出一把精致的剃须刀,轻轻地在白皙的脸上刮了几下。然后把剃须刀郑重地递给武献祥,说道:“老武,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感谢你两次给我提供的帮助。我没有什么别的礼物送给你,就只能把这把缴获的战利品送给你做个信物吧。等胜利了,我还会来看你的。”武献祥没有过多地推辞,他接过剃须刀,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床头一个小木盒子里。随后,两个年轻人便闪进了狂风暴雨之中。

虽然外面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武献祥对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他带着客人,顺着后院的墙头内向东前行,穿过一家家院墙(为了躲避战火,当时各家的院墙内都是相通的),不一会,他们便摸到了释迦寺前门琵琶井附近。

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 天天要闻

当年泗县城内旧照

容不得再多说什么,武献祥指着不远处的城墙缺口,告诉了具体行走路线,客人矫健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雨夜之中。

武献祥站在磅礴的大雨中,焦急地望着东南方。此时他虽看不见什么,但紧张的心却在不停地祈祷着。突然城墙外的护城河上响起了一阵阵急促的枪声。武献祥的心顿时紧了一下,两行热泪夹杂着雨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后来,武献祥曾多次设法打听当晚的情况,可由于当年8月7日发生了两日三夜异常激烈的战斗,城中情况过于混乱,终究也没能获得那位客人的半点音信。

武献方不久后也在一场解放战役中光荣牺牲。他的名字现在被刻在泗县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英名录》内,而武献方的那位无名战友至今却不知躺在何方?我们要向那些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数以千计的无名烈士们致敬!

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 天天要闻

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 天天要闻

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 天天要闻

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流逝。在70多年的时间里,客人留下的这把珍贵的剃须刀和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已经成为武家人永久的记忆。我们相信这把剃须刀一定能够在历史岁月的星空里永远璀璨。

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网址:一把剃须刀带你走进泗县那些难忘的岁月! https://www.sohu.com/a/147188913_99895765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 天天要闻

一个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出众的颜值,而是这3个字

《人生得遇苏东坡》【中】 意公子 著有网友说,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治愈了他。还有人说,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将他从极度悲伤的情绪中拉了出来。然而,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这种恬淡的处世态度。
《庆余年》大结局是不是最好的结局? - 天天要闻

《庆余年》大结局是不是最好的结局?

《庆余年》的大结局是否真的称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庆余年》,还读了一部以唐玄宗与安史之乱为背景的网文,越读越觉得,《庆余年》的大结局,堪称最佳!在《庆余年》的世界里,太后、皇后、公主、庆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将军、陈萍萍这些庆国高层人物
1966年的中国: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 - 天天要闻

1966年的中国: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组拍摄于1966年的老照片。从这些老照片上,我们能看到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966年,解放军战士把毛主席像送给一位贫农。19
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毛主席 - 天天要闻

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毛主席

导语: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时空,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他就是毛泽东。直至今日,国内外各界人士对他赞誉有加,在韶山冲,每天都有游客排着长队,只为瞻仰他的风采。这份跨越岁月的爱戴,源自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始终如一的为民
少女与兵器(09) - 天天要闻

少女与兵器(09)

前几天和大家聊过了《少女与兵器(08)》的第八篇漫画,不知道你看了吗?有没有为受伤的雪儿担心呢?不过有一个好处,她的机能并没有丢失,看来还可以继续旅行的。 这次的内容里面居然还有电磁炮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