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承遗志 红色基因育新人 在兰高校开展祭英烈活动

2025年04月04日18:40:15 历史 6920

清明追思承遗志 红色基因育新人 在兰高校开展祭英烈活动 - 天天要闻

清明到来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连日来,在兰各大高校纷纷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传承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西北师大

4月2日,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前往兰州市烈士陵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色追思暨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传承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整齐列队,举行清明祭扫仪式。

活动现场,师生们聆听了“中国好人”称号获得者、军休干部李凤鸣生动讲述王学礼烈士的壮烈事迹;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常精彩以“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为主题开展现场教学。

在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的“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现场,宣讲团成员讲述英雄校友“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的事迹,用“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深情告白,引发在场师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走进烈士陵园,宣讲团的讲解让历史变得鲜活。听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深刻体会到,宣讲不仅是传递故事,更是传承信仰。”宣讲团成员赵欢说。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清明前夕,兰州博文科技学院40余名师生前往兰州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人员肃立于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敬,重温入党入团誓词,以庄严仪式寄托哀思、传承信仰。学校国旗护卫队成员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深切缅怀之情。

随后,师生集体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及战役陈列馆。通过聆听历史讲解、瞻仰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深刻感悟不同时期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与精神风范。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先烈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赓续奋斗精神,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成长动力,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西北民大

清明节前夕,西北民族大学共青团组织300余名团员、青年代表赴兰州市烈士陵园、榆中县兴隆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石榴籽”校园文化工程——我们的节日·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用实际行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缅怀先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郁氛围。

在兰州市烈士陵园、榆中县兴隆山革命烈士陵园,同学们细心擦去烈士墓碑上的浮尘,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与怀念。“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烈士纪念碑下,面对团旗,同学们重温入团誓词,庄严地许下自己的诺言。

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兰州战役纪念馆和榆中县张一悟纪念馆。通过讲解员深入介绍,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先烈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崇高品质的认识。

兰州理工大学

4月1日,兰州理工大学团委组织学校师生代表赴兰州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重走长征路”清明祭扫活动。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兰州理工大学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全体师生肃立默哀,深切悼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雄先烈。能动学院学生李方洲表示:“先烈用生命换来今日盛世,我们必将以青春之力守护红色江山,以所学所长报效祖国。”

随后,师生们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透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壮烈画卷徐徐展开,师生们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文/图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