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课本刊登了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为李大钊的儿子李星华。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第一视角讲述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后的场景,读来让人痛心疾首之余而又潸然泪下。
痛心疾首的是李大钊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者,也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居然被满口“妈了个巴子”的大老粗张作霖派人绞杀了,相信读到此段历史的人都会对张作霖恨之入骨。
那么没读过书的大老粗张作霖为何要加害李大钊等进步人士呢?借着李星华的第一视角,我们重温一下当时的场景。
1.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死罪”妻儿无罪
(1)为了保护党组织免遭破坏,被军阀张作霖抓走并判绞刑
1927年春天,李星华发现父亲突然早出晚归,而且经常在家里烧东西。虽然父亲守口如瓶,但通过母亲的口得知:军阀张作霖马上要来搜查家里,父亲为避免党组织遭受破坏,只得销毁文件资料。
之后局势越来越紧张,工友阎振三被警察抓走,显然他们都暴露了。母亲劝父亲赶紧离开北京,但父亲却以工作重要为由拒绝离开。
可怕的一天还是来了,4月6日,家里闯进来一队警察,将父亲和李星华团团围住,为首的侦探吆喝着将父亲绑走了,李星华和妹妹,以及母亲也都被带到了警察厅,并被关在女拘留所。
(2)李大钊妻儿一同入狱,但随后无罪释放
十几天之后,李星华、母亲和妹妹被带到法庭提审,这个时候他见到了父亲。父亲虽然头发蓬乱,但却依旧神情平静,李星华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占据着父亲的内心,这个力量就是父亲经常对儿女讲的: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敲着惊堂木的法官,李大钊面无惧色,只是平静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当介绍到作者李星华时,法官问是否是最大的孩子。未等李大钊开口,思维敏捷的李星华考虑到哥哥的安危,赶紧主动表态自己就是最大的。
父亲会意了,于是进一步表态确实如此,而且一再强调妻子是乡下人,两个女儿都很小,她们什么都不懂,一切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的话法官显然相信了,于是28日黄昏,警察让李星华母女收拾东西离开拘留所,算是无罪释放。
但是第二天报纸就刊登了潸然泪下的新闻:父亲李大钊已于昨日执行绞刑,也正好是她们离开拘留所的那一天。母亲哭晕了三次,然后嘱咐女儿记住:昨天是父亲遇害的日子。
2.“大老粗”张作霖居然也这么文明?
(1)张作霖虽然是没文化的大老粗,但对日本人“手黑”
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遇害,这笔账显然要算在军阀张作霖的头上。因此,初中学历史时,当读到这段历史,都对张作霖恨之入骨,而且得知他原为马贼出身,是不折不扣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顿时更加鄙视他了。
后来读了很多史料,看到很多有关张作霖本人的历史时,对他的看法有一点改观了。毕竟,他至死不做卖国贼,真的敢对日本人“手黑”,非常令人肃然起敬。
张作霖因为出身低,但脑袋灵光,借着时局动乱他将原来的马贼队伍改装成军容严整的奉军,获得了与中原直系和皖系等分庭抗礼的平等权利。为此,张作霖也经常去北京出差,与冯国璋、曹锟、段祺瑞等北洋大佬交流。
这些北洋大佬显然对大老粗张作霖不感冒,于是为了羞辱张作霖,便开始内部相互吹捧。这个声称自己是进士出身,那个则声明是名校毕业,如天津武备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都是当时响当当的名校。
一番吹捧之后,众人将目光齐刷刷聚焦到了张作霖身上,一人还明知故问请教。张作霖四周看了看,随手掏出一把手枪,对着远处一个灯泡打了过去,“啪”,灯泡应声破碎。就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中,张作霖哈哈笑着说:“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虽然张作霖举止粗俗、口吐芬芳,但对日本人确实不退让。一次日本特使拿来一份文件让张作霖签署,张作霖随手写下了“张作霖手黑”。日本特使见了发笑:这张大帅果然小本没毕业,把“手墨”写成了“手黑”。
旁人也提醒张作霖写错了,只见张作霖又口吐芬芳了起来:“妈了个巴子,老子不知道墨字怎么写吗?这叫‘寸土不让’,对待日本人就应该手黑,一寸国土也不能让给他们。”
(2)张作霖对孔子和学校非常敬仰
另外,虽然张作霖没受过教育,也着实吃了很多次亏,但他本人却特别重视教育。每逢孔子诞辰,他便脱下军装,换上特制的长衫,然后逐个走访学校和私塾,向学校和私塾的老师和教书先生打躬作揖。此时的他也特别彬彬有礼,说道:“我没什么文化,什么也不懂,全凭各位老师教育下一代,特地来感谢。”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大老粗张作霖也透露出了“文明”的模样。虽然将李大钊野蛮地绑到了警察局,并且处以绞刑,但没有像封建帝王那样立即执行,而是走了十几天的司法审判流程;
对于家属也没有因为害怕播下仇恨种子而“斩草除根”,反倒是相信了李大钊声称的“他们都不知晓”的说法,予以全部无罪释放。如此看了,张作霖也有其人性和文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