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2019年12月05日14:15:14 历史 1551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影视剧中常有这样的镜头:某人在饭店吃饭,吃完后随手放下一块碎银子,也不管够不够,需不需要小二找零,直接就走。有些豪气之人,还可能会把一锭元宝形的大银子,赏给小二,或者向小二打探消息。

这样的镜头,在央视水浒、新水浒等影视中也常能看到。事实上,小说中也是这样描述的。

比如王进为了带老母逃亡,就给了李牌一些银子,把他支开;王四替史进送礼给少华山朱武等人,朱武一高兴就赏了十两银子;鲁智深为了帮助金翠莲父女,当场掏出来五两银子,还问史进借了十两银子;柴进为了让林冲使出真本事,更是拿出了二十五两的大银子;吴用去石碣村拉三阮入伙时,给了阮小七一两银子,结果买了生熟牛肉、鸡还有一大瓮酒,连同阮小七欠的钱都还了等。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说过,如果依据历史,水浒中人们基本不可能用到银子,尤其是底层人。因为宋代银子并不多,而且绝大多数都用来作为战争赔款,或者皇帝赏赐大臣了。即便有少量的银子散落在民间,朝廷也会想法收回。

所以,严格来说,处于宋代的水浒中人物,不可能用到银子。当时,市面上流通的,依然是铜钱。

不过,假设水浒中的人们能用到银子,那么银子是什么样呢?真的像影视剧中那样,是元宝形吗?借此问题,来聊聊宋代金银的形制。

宋代之前银子形制

唐代之前,银子并没有固定形制,从唐代开始,银子的形状就固定下来了。当然,这里说的银子,都是官方打造的整银,银锭,碎银子不算,因为碎银子都是为了方便支付而剪的,并不统一。

唐代的银锭主要有三种形制,一种是板形,一种是饼形,一种是船形。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唐代船形银锭

板形银锭多是长方形,有的中间稍窄,两头稍宽,像是官员上朝时拿的笏,所以也称为笏形银锭。饼形银锭,顾名思义就是像圆饼一样的银子。这两种银锭,上面多有铭文,写着用途、人名等。

船形银锭,是因为这种银锭底部平但四边高,最关键的是,两头是高高翘起来的,乍看之下跟船一样,所以才有此名。这种银锭,上面基本都没有铭文。

为什么要把银锭造成船形?因为银子中容易被掺杂质,影响成分,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银子成色越好,颜色越白越亮。两头高高翘起的银锭,很容易辨别有无杂质,如果掺了铜等杂质,颜色就变暗了。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唐代船形银锭

到了宋代时,银锭的形制发生了变化。

宋代银子的形制

宋代的银锭,形制有很多种,北宋时期,银锭基本都是中间细两头宽的束腰板状,而且两头也很平整,不再高高翘起。不过,也有少数的银锭,是中间略有凹陷,或者周边稍微向上翘起。

到了南宋时期,这种形制更明显,不但银锭都是束腰的板状,而且银锭上的铭文都统一了。较之唐朝,银锭铭文不仅有金银匠名,还有金银铺名、金银铺的位置、银子的成色重量、甚至是银锭的性质,比如是京销铤(锭)银等。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今年9月到11月,浙江省博物馆举办过《金银同辉—南宋金银货币精华展》,我个人去看过,从这些图片也可以看出来,到了南宋时,银锭的形制基本统一。​

尽管银锭的形制一致,但是银锭的单位却很丰富。除了五十两的银锭外,还有二十五两、十二两半、六两甚至更小单位的银锭。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银锭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银锭

这里面,银子的成色值得一说。

水浒中,常提到“花银”。比如,雷横捉了刘唐,晁盖假意认亲,救了刘唐,事后晁盖就送了雷横十两花银。

其实,这里的花银,指的是银子的成色,也就是纯度。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根据《宝货鉴伪》记载,金漆花银的含银量是百分百,浓稠花银是99.9%,茶色银是99.8%,大胡花银是99.7%,簿花银是99.6%,簿花细渗、纸灰花银、细渗银、粗渗银纯度依次递减。到断渗银,则只有98.5%,无渗银更低,只有97.5%。

所以说,花银是纯度最高的银,送别人花银代表了诚意,否则以纯度不高的银子送人,就不太好了。

另外,宋代银锭上还有着明显的蜂窝状小孔或者丝状条纹,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鉴别真伪,或者鉴定成色。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银锭上的“蜂窝”

宋代银锭之所以会变,主要是因为,唐代的船形银锭不方便携带运输,更不方便收藏,而饼状和板状银锭又太小,所以统一成了平整的束腰板状。

综合来看,如果水浒中的人们能用到银子,只会用这种束腰板状的银子,而不可能用到元宝形的银子,那得到明朝中后期才有。

最后说一下宋代的金子。

影视剧中的金子,与银子一样,基本都是金元宝形。但是,这并不符合历史,宋代的金子也不是元宝形。

水浒里也提到不少次金子,比如蒜条金、黄金、金银等。不过,宋代金子的形制虽多,但并没有蒜条一样的金子。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金锭

有一种金锭,和银锭一样,是中间细两头宽的束腰板状,两头也平整,中间稍有凹陷。这种金锭上面也有人名、铺名、成色等文字,也分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二两半等重量,不过也有十两、八两、三两的金锭。

除了这种形制的金锭,还有块状的金锭,都是长方形。这种金锭中,有一种很薄,像是片状,只有一两重。另有一种长方形的金锭,只有一两的十分之一,换算成今天的重量,只有四克,叫金牌。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金锭

另外,还有一种金页,薄如纸,折成纸张那样,有好几页,所以有此名。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金页(右侧)

​与银子一样,元宝形制的金子,也要到明朝中后期才出现。所以,即便水浒中的好汉能用得起金子,也不会是元宝形金子,更不是砖形金块,而是束腰板状的金子,或者长方形的金条,或者金页。

当然,水浒的时间虽然是在北宋末年,但由于其成书在明朝中后期,所以书中出现了“宋朝人用明朝金银”的事儿。正因如此,所以影视剧中会出现元宝形金银。

参考资料:《水浒传》《宝货鉴伪》《金银同辉—南宋金银货币精华展》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