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提到婉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有人说她是一代才女,有人觉得她淫秽不堪,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评价?她又做了哪些事情,让爱的人惋惜,恨的人唾弃?接下来就通过这篇文章,来拨开这团笼罩在末代皇后身上的谜云。
婉容出生在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帽儿胡同荣府,她的父亲荣源时任内务府大臣,她是其父唯一的女儿,她的曾祖父长顺,是清代三朝重臣,其曾出任吉林将军之职,肩负镇守东北边疆的重任。
婉容是满洲正白旗出身,其名字是由其祖父取自曹植《洛神赋》里的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寄托了一种民间普遍存有的凡俗愿望,既希望她出落得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而又高蹈于流俗。
她的父亲交友广泛,思想也比较开放,并且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孩子也该像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于是婉容便和家里的兄弟一起读书写字,同时还学习弹琴绘画,她的父亲还特意为其聘请英语教师来给婉容上英语课,所以,婉容从小便精通英语,气质不凡。
在家中如此受宠的女儿,为什么最后会落得埋尸荒野的地步?这一切的悲剧还要从婉容嫁给溥仪做皇后说起。
在溥仪年满15岁时,宫中要为其册立皇后,两位太妃都想把自己的亲信立为皇后,两个人谁也不让谁,最后决定让溥仪在选中的四位秀女画像上画圈,溥仪本就心不在此,于是随手圈了一人,便选中了敬懿太妃的亲信文绣,也就是后来的淑妃。
然而,这个选择让端康太妃大为不悦。于是溥仪就又按照端康太妃的意思,在另一张画像上圈了个圈,这个人就是婉容。
但清制规定皇后只能有一个人,于是在商量后,还是决定先考虑端康太妃的意见,立婉容为皇后。
婉容刚册立为皇后时,由于其开朗的性格和开明的思想深深吸引着溥仪,二人也曾过过一段甜蜜开心的时光。
在紫禁城中,两人经常用英语对话,还一起在皇宫内骑自行车,婉容还教会了溥仪吃西餐。
可好景不长,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取消溥仪的皇帝尊号,将婉容、溥仪和文绣赶出皇宫,三人只得暂居在醇亲王府,后来在日本的庇护下逃往天津租界,此次驱逐也成了溥仪日后投靠日本的关键转折点。
到了天津后,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文绣竟然要和溥仪离婚!
因为溥仪在天津独宠婉容,根本不搭理自己,于是便跑到法院起诉溥仪并要求离婚,而离婚的理由也让人意想不到,竟然是因为溥仪生理有病,没有生育能力。
双方最后正式签订离婚协议,文绣最初索要50万元赡养费,最终妥协为5.5万元,为了挽回颜面,溥仪登报废文绣为庶人。
这让溥仪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离婚的皇帝,他不能生儿育女的传闻也成了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
因为这件事,溥仪开始迁怒婉容,他认为文绣的离开都是受到了婉容的针对,因此慢慢开始冷落婉容,两人也不似从前那般恩爱。
起初的婉容也曾通过看书作画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可后来慢慢演变成吸食大烟,人生也一步步走向悲剧。
1931年,溥仪被日本人拥立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婉容也被日本间谍川岛芳子骗到长春。
说到这个川岛芳子,有消息称她和婉容也曾有过一段传闻。
传闻说,川岛芳子和婉容有过一段“恋情”,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川岛芳子和皇后婉容有过一段暧昧的镜头,婉容在屋内吸食鸦片,川岛芳子在旁边吮吸她小巧的“金莲”,还在脚趾上戴上一个戒指。
至于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这样一段故事,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婉容来到满洲后,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日本人监视,甚至不能出门,婉容是受到过西方自由文明的教育的,怎么能忍受被囚禁监视,于是开始想办法逃走,这其中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
那就是婉容曾派出过一个人去给在满洲身为中国代表的顾维钧送信,请他帮助自己逃出满洲,但当时的顾维钧没有任何办法能营救婉容,不过明确了日本人的意图,也知道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
婉容的多次逃跑计划均已失败告终,只能在满洲度日。
因为婉容不愿被囚禁,曾多次想过逃跑,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满,于是日本人便开始寻找年轻貌美的女子送给溥仪当妃子。
溥仪到长春后,一位满族贵族少女谭玉玲被选入宫,深受溥仪喜爱,不久便被封为“祥贵人”。
由于溥仪本就厌恶皇后,再加上有了心爱的妃子,更加不在乎皇后的感受,甚至还降低皇后的待遇,这让婉容气愤不已,明明自己才是皇后,可过的连个妃子都不如,于是又开始频繁地抽大烟来缓解自己的苦闷。
4年后,22岁的谭玉玲病逝,婉容本以为没有了文绣,没有了谭玉玲的阻碍,自己和溥仪的关系可以有所缓和,可谁曾想,不久后溥仪又在长春选中了一个平民出身的汉族姑娘李玉琴,当上了溥仪的“皇娘”。
溥仪对李玉琴特别好,封她为“福贵人”,并发誓只要她一个人,此时的婉容名义上还是皇后,但身边只有两个太监和几个女佣伺候,实际上是进了冷宫。
溥仪甚至几个月都不曾与皇后说过一句话,更别说与婉容有亲密之举,这也导致了婉容寂寞,空虚,最终选择背叛溥仪。
溥仪与婉容感情的决裂是在得知婉容私通他身边的侍卫开始的,因为溥仪常年不理婉婉容,婉容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便私通溥仪身边的侍卫李体玉和祁继忠,一次之后还愈发不可收拾,最后甚至还怀上了一个孩子。
溥仪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婉容马上就要生产了,这件事彻底激怒了溥仪,遂请了一位大夫专门给婉容打胎,打下后就死了,死后就被婉容的哥哥扔进炉膛里烧了。
这也是婉容一生的遗憾,到死都没有见过她自己女儿一面,婉容常常思念女儿,变得有些精神失常。
日本投降后,溥仪再度退位,欲逃往日本。于沈阳机场出逃之际,被苏军擒获并押往苏联;而婉容则被八路军拘捕,送往通化。
这时的婉容已经吸毒成瘾,疯疯癫癫,整个人精神恍惚,时而絮絮叨叨,时而大哭不止,多亏了有好心的人照顾她,才使她勉强活下来。
通化解放后,婉容无人收容,只得由部队暂管,在监狱之中,婉容没了鸦片,烟瘾发作时唯有大喊大叫,且常常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最后再监狱里暴毙而亡,死后由旧炕席卷着扔在了北山上,连一副棺椁都没有,至今尸骨无存。
上面这些事,是婉容不好的一面,但婉容身为皇后,也做过一些令人赞赏的事情。
1923年12月,婉容向北京“临时窝窝头会”捐赠600大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1931年盛夏时节,长江两岸数省发生水灾,当时婉容捐了一串珍珠赈济灾民,还被陈曾寿先生夸赞仁心义举。
1932年3月,婉容虽未当上伪满洲国的皇后,但也成了“执政”夫人,心情十分高兴,便决定改制旗袍,用新式服装来展现自己。
她认为,传统旗袍用料厚重整体肥大,穿上过于臃肿,不能展现女人婀娜的身姿与腰线,于是,李春芳大胆剪裁,按照婉容的身材曲线进行裁剪,充分展现了婉容的形体魅力,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婉容的旗袍越来越多,更是推动了旗袍的改革创新,旗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端女性的首选服饰,婉容的贡献功不可没。
并且,婉容也没有如外界传闻般处处针对文绣,婉容的亲弟弟润麒九十多岁时曾说,他的亲姐婉容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教育,没有心计,心地善良的女子。
他说婉容与文绣的相处都是客客气气的,后是后,妃是妃,不可能有欺凌、刁难或使坏心眼。
由此可见,文绣的离开多半是因为溥仪,只是溥仪将罪责怪在了婉容头上。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最终这个小女孩也为自己的行为买了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原来,年轻时所有命运的馈赠,在日后都将以眼泪或鲜血偿付。
各位对末代皇后有哪些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